他装作巡查般来到后面,再找个借口把小公主带到旁边亲自“盘问”:“殿下,您这是?”

庆阳:“我要陪他们一起殿试,父皇已经应了,你们不用管。”

鸿胪寺卿又不是御史,小公主不让他管他就不管了。

进宫的时辰到了,鸿胪寺卿将贡士们带到太极殿外,行礼后进入太极殿,等了一会儿,兴武帝带着太子、八位他挑选的读卷官以及四位监考的御史到了,鸿胪寺卿再带领贡士们叩首行礼。

兴武帝道免礼,让贡士们落座。

庆阳站在最后面,因为离得够远,一身男装并不起眼。

鸿胪寺卿见昨日他与礼部官员一起布置检查过的桌椅居然悄无声息地多了一套,就知道小公主来参考确实是兴武帝默许的,越发松了口气。

站在御阶前的八位读卷官,分别是左相严锡正、右相戴纶、吏部尚书杨执敏、户部尚书彭楷、兵部尚书谭士逊、工部尚书柳杞以及两位翰林院的大学士。

身高的关系,贡士们站着时严锡正看得不清楚,可当贡士们井然有序地坐好了,严锡正虽然看不到低着头的小公主的脸,可左右排列的桌案过于对仗了,明明这次的贡士人数是单数!

就在严锡正准备寻找不知道躲哪里去了的鸿胪寺卿时,龙椅上的兴武帝发话了:“抽选试题吧。”

今年的殿试试题兴武帝让八位读卷官刚刚在御书房临时出的,一人出一个,他再当着贡士们的面抽选。

严锡正双手高举托盘,何元敬接过托盘送到兴武帝面前。

兴武帝随便挑了一个,展开后,笑道:“今年的试题够应景的,骠国刚刚对大齐称臣献贡,请诸生议答,朝廷如何才能根除骠国侵边的隐患。”

笔墨纸都提前摆在了贡士们的桌案上,兴武帝宣读完试题后,殿试正式开始。

兴武帝在御阶两侧给太子与八位读卷官赐了座,以防读卷官提前辨认考生的字迹,殿试期间只有兴武帝与四位监考御史可以走动。

严锡正耐心地等着,等兴武帝下来了,他才站到兴武帝身边低声指出贡士数量不对。

兴武帝:“麟儿快及笄了,朕想考考她的学问。”

严锡正:“……”

他看向单独坐在离龙椅更近的地方的太子,对上太子从平静变紧张并多了询问之意的双眼,严锡正深深吐口气,重新落座。

这一考就是一整天,时辰一到,从各部挑选出来的二十多位低阶官员训练有素的进来弥卷、封卷、收卷。

庆阳随着贡士们一起出了宫,再换个宫门进来,总算完成了她的这场殿试。

.

严锡正等八位读卷官断断续续地抽时间在政事堂读了四日试卷,三月十九下午,八人带着他们选出来的十一份贡士试卷来了御书房。往年都是选出十份,今年因为多了个小公主,兴武帝就让他们多选一份,万一小公主考得好也在其中,到时候只要把小公主的名次作废便可。

御书房,兴武帝与小公主都在。

对上严锡正满是不赞成的眼神,兴武帝调侃女儿道:“平时那么自信,万一这里面没有你,麟儿等会儿可别跟朕哭鼻子。”

庆阳从容道:“父皇放心,我相信诸位大人的眼光,我若落选,说明今科有至少十位贡士的才干都胜过我,那我只会为父皇得选人才感到高兴。”

八位大臣有几个悄悄交换了个眼神,小公主这话真是好不谦虚啊!

十一份试卷他们每个人都看过至少十几遍,非常确定里面没有酷似女子的字迹。

兴武帝:“好了,先给朕看看你们公认的最好的那一份。”

一甲进士三人,二甲进士七人,最终的名次由兴武帝定,但每年他也会考虑读卷官们的意见。

严锡正拿起放在最左边的一份,双手递给皇上。

兴武帝展开卷轴,瞧见上面明显仿王羲之却还是隐隐透出女儿用笔习惯的字,不动声色地读完了全篇。

他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