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兴武帝逗女儿:“朕派张肃去云州历练,麟儿会不会难过?”

庆阳:“我还好,已经习惯他不在宫里了,三哥怕是要难受一阵。”

兴武帝:“别提你三哥,朕看他就来气。”

骂老大老大会哭,骂老二老二也会尴尬委屈,只有老三,他骂得再狠都不会耽误老三吃吃喝喝。

庆阳晃了晃父皇的胳膊,提起傅魁来:“傅家获罪,父皇为何不替大姐休了傅魁?”

兴武帝:“朕是要京城百姓知道,朕罚傅道年是因为国事,并非为了你大姐撑腰,你大姐要休傅魁的话,过几年随她休,最近肯定不行。”

庆阳懂了。

兴武帝拍拍女儿的手:“麟儿喜欢什么样的驸马?马上也要变成大姑娘了。”

庆阳:“……我能自己挑?”她可没忘了大姐姐大哥二哥都是父皇独断赐的婚。

兴武帝笑道:“你先挑,父皇给你把关,如果父皇也觉得好,肯定满足你。”

小女儿赶上了好时候,大齐根基已稳,无须再拿小女儿去与功臣联姻。

庆阳:“那就这么说定了,父皇要先等我的人选,不能不打招呼自己做主。”

兴武帝:“好,你有人选了吗?”

庆阳:“父皇想哪里去了,过完年我才十三岁,哪有这么小就惦记驸马的。”

她才不会让张肃承受被父皇怀疑过早勾引她的危险!

至于张肃那里,庆阳自有办法让他安安心心、老老实实地等着给她当驸马。

【作者有话说】

来啦,这次的武官调职挺重要的,所以得铺垫下,明天二炳大婚后就可以时间大法啦~

100个小红包,明天见[三花猫头]

81 · 081

总兵们三年才能回次京城,所以每次兴武帝都会留他们在京城过年陪伴家人,年后再回边地。

既然威远侯孟极回京了,准敬王妃孟瑶也就从贵妃那里搬了出来,陪父兄团聚一段时间再出嫁。

为了让孟极能亲自送女儿出嫁,兴武帝将秦炳的婚期定在了腊月二十一的吉日,赶在官员们休假前办了,礼部一干官员也能安心过个好年,不然孟极正月初六就要动身,婚期定在腊月底正月初都不合适。

孟极带着两个儿子孟长川、孟长河单独进宫谢恩顺便接女儿回家时,兴武帝还关心了下孟家兄弟:“长川二十四,长河也二十一了,可都有婚配人选了?”

兴武帝器重他的开国功臣们,对各家年轻子弟的年龄、性情也都很熟悉。

孟极恭声道:“内子病逝前为长川定好了一门婚事,臣准备正月初三让他们完婚,长河的,就等着让他大嫂为他操持吧。”

贵妃、孟瑶都在,庆阳也来送别了,听到这里,她的目光再次落在孟家兄弟脸上。听孟瑶说,孟长川的未婚妻是侯夫人一位姐妹挚友的女儿,家中经商算得上小富人家,因孟极常驻边关,侯夫人年年都要邀请挚友母女来侯府小住,见两个孩子投缘,长辈们就做主定了婚约。

兴武帝自然知晓此事,道:“长川年后要回凉州,新婚燕尔的怎能叫夫妻俩天各一方,让他把媳妇也带过去,长河的媳妇让贵妃、瑶瑶替他张罗,有人选了朕为他们赐婚,你在辽州离得太远,就不等你回来再办喜事了。”

皇恩浩荡,本就因为儿女婚事思念亡妻的孟极眼眶一热,带着两个儿子跪下,泣泪道:“臣本降将,皇上如此厚遇臣,臣实在无以为报,当之有愧。”

兴武帝笑道:“什么降将不降将的,能为朕分忧能保家卫国的就都是大齐的好将军,休要再提前事,何况朕要用你们才对你们好,你当爹的守好辽州,长川长河分头学好本事,老的退下了就得小的上,大齐将来的太平还要倚仗你们。”

文官可以靠三年一次的科举不断地选拔新人,再经由多年的官场筛选挑出最拔尖的重臣,将帅之才却非简单的武科举就能一蹴而就,且战事往往发生的突然,没时间慢慢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