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吃完那丹药,当夜就找来七八个胡姬,第二天乐滋滋地说那几个道士果然是得道高人,他吃完药以后果然是龙精虎猛、威风凛凛。

听慕湖舟说起来这些的时候,元韫浓还一言难尽。

这不就是鹿茸什么炼制的壮阳药吗?惠帝脑壳是遭驴子踢了吗?

注意到元韫浓三番五次瞥向惠帝,裴令仪也顺着视线看了过去,只觉得惠帝一如既往地面目可憎。

“阿姊今日怎么一直看他?有什么不对吗?”他低声问。

元韫浓同样压低了声音:“你说他一直磕那些丹药,能不能早日殡天?要是磕丹药死了,倒是省了不少事。”

裴令仪略一思索,“若是能收买那几个道士,叫他们添点让我们陛下高兴的药材,指不定对所有人都好呢。”

“言之有理。”元韫浓点头,“也别让他太快活了,痛痛快快死掉未免也太便宜这老东西了。”

裴令仪偏头看元韫浓,元韫浓端坐在旁边。

天生的乌发红颜,神情静谧美好。

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

“阿姊骨架如圣人,良知如毒蛇。”裴令仪真诚地夸赞。

“嘴真甜。”元韫浓真诚地回应。

正当惠帝在台上兴奋地高谈阔论时,沈川站了出来,“陛下。”

惠帝眉心一跳,一点都不想看见沈川。

要不是沈川年少有为,又出身氏族,就凭这几次直言不讳,他都打算把沈川下三次大狱。

“大理寺寺正,有何事?”惠帝不耐烦地问。

沈川道:“臣有事要奏,既然锦州叛乱,陛下派车骑将军前去镇压,那与锦州相邻的靖州,是否也该派人前去?”

“锦州叛乱,跟靖州有什么关系?”惠帝拧眉。

沈川一身正气,“靖州连年干旱,北凉之人时常会趁乱和山匪一同劫掠百姓,逼民为寇。”

齐大人扬眉,“寺正此意,陛下是该派个人去赈灾了?”

“正是如此。”沈川点头,“如今锦州反叛,给了靖州一个引子,再加之那些叛军若是想要打进京华,靖州是必经之路。”

惠帝摆了摆手,“这些朝堂上的事情,就留到朝堂之上再说。如今是为送车骑将军讨伐叛军所办的宴席,寺正此言未免也太扫兴了。”

沈川眉头紧锁,“家国大事,岂有先后之理?若陛下弃之不顾,下一个叛乱的,唯恐就是靖州啊。”

“放肆!”惠帝勃然大怒,“大理寺寺正,你这话的意思,是在指责朕吗?”

“陛下息怒,臣绝无此意!”沈川跪地。

沈川人是跪下了,可话还是言之凿凿:“只是身为人臣,臣必须匡扶陛下大志,为陛下与南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此言,是为我南朝基业!”

“你!”惠帝怒火冲天,“你真以为朕不会砍了你脑袋吗?”

沈大人见状,也连忙跪下,“陛下恕罪!犬子年少无知,顶撞圣上,请陛下念在犬子一片丹心,恕他无知之罪。”

慕湖舟也站了出来,“还请父皇息怒,沈川不过无心之失。”

岐国公看了一眼沈川,叹了口气,也走了出来,“陛下,大理寺寺正所言,并非虚言。”

“靖州已成烧手之患,为保京城安危,还请陛下派人前去赈灾,安抚靖州百姓,以防锦州叛军煽动,以致于靖州也叛乱。”他说道,转头看了一眼惠贞长公主。

惠贞长公主略一颔首,也道:“陛下安危为重,还是早些决断吧。”

“好好好!你们一个两个,全都是国之重臣!全是一片忠心!倒是朕,不听忠言,要成亡国之君了是不是?!”惠帝怒火中烧。

臣子们连忙跪地,“陛下息怒!”

这话说得倒是挺对的。元韫浓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唇角,明面上还是跪了下去,齐声道:“陛下息怒。”

惠帝气得胸膛剧烈起伏,旁边的道士见了,连忙上去递给惠帝一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