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反馈信,寄件地址正是他目前所在的A省省会,因为那天徐听寒出差,送信员又受寄信的人嘱托必须要亲手交给徐听寒,同事便给了送信员徐听寒家的地址。安尧帮徐听寒收了信,没有擅自拆开,但对寄信的地址感到十分疑惑。

他开始是以为是徐听寒做的什么慈善项目来了反馈,也上网查了下来信的机构,是一家专门收容出狱后人群的救助机构,帮助这些特殊人群重新融入、返回正常生活。最特殊的一点是,这家机构从创始人到被援助者都是女性,创立后在A省着实引发过不小的轰动。

但次日徐听寒回来,安尧向他问起时,徐听寒却说那封信是寄错了人,他是替他警校的朋友汇了一笔款给援助机构,没想到他们的反馈感谢信会送到家里。安尧再去书房想要找到这封信时,却发现它被徐听寒不知道收到了哪里。好在他在签收时为了留档拍了照,否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查证。

而之所以将最终目的地定在平那村,既是出于专业角度的考虑,平那村是十分符合学院对口援助计划的一个落后乡村,也是因为安尧曾联系过援助机构的负责人,提出要捐款给这些出狱后的女性,帮助她们在寻找工作的道路上能够顺利些,负责人很高兴,重点提到有两三个情况比较特殊、羁押时间较长的女犯人,会将这笔款项重点用在她们身上。因为不能透露具体信息,负责人只说了她们的家乡,其中有两个都来自丛曲市,一个就是平那村人。

他抚摸着微微凹凸不平的笔迹,机构的来信统一用的是机构名称的落款,如今安尧和信上的地址相距仅有几百公里。他一定会弄明白冯梦是谁,一定要见到冯梦。

爱上徐听寒时,安尧有过疑虑,可陷入爱情的人大抵盲目,细小的不安也没能真的阻碍徐听寒和安尧选择彼此成为伴侣。安尧已经触摸到真相,它像是生物实验中被剥皮的生鸡蛋,只留着一层薄膜裹住完整的生命体,安尧看得见,也听得到它还活着。

--------------------

其实没有很难猜吧!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个理由是不是不够充分,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分类讨论,听寒无疑是比较极端的那种。说不出口的话太多,渐渐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听寒的信还有一封(这狗有两手准备的),见面之后会给遥遥!

第32章 32

从家到下榻的宾馆再到平那村,短短几天内连续换了三次住所,哪怕是原本不认床的人也会睡不习惯。到村子里的第一晚安尧理所当然地失眠了,因为气温还不算太低,他能听到从窗户缝中渗进来的虫鸣声,丝丝缕缕隐隐约约,翻个身又渐渐听不清了。

为了防止明天起不来耽误工作,安尧披了件衣服坐起来,把放在随身书包中的褪黑素取出随水吞服。做完这一切他打开手机,翻着相册里徐听寒和布丁的照片,又看了看徐听寒发的消息,不多时觉得眼皮沉沉便睡着了。

再睁眼已是次日清晨,和安尧同住的老师已经起床,安尧坐起来缓过头晕带来的视力缺失,穿好衣服去村委会的食堂吃早餐。老师们几乎不会统一在村内活动,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吃饭时安尧和坐在旁边的几个同事聊了两句,得知他们今天要和村支书轮流走访平那村的村民后,心念流转:“你们是去哪边,往东还是往西,有确定吗?”

“先去东边。”同事说,“东边的村民大部分是汉人,语言沟通上不存在什么问题;西边的少数民族更多,村支书想找几个年轻人做向导,人齐了我们再去。”

“哦,对了,”昨天和安尧搭话的孟老师说,“因为东边的村民数量不算多,我们计划下午走访过后到平那村的大长老家里,他是少数民族同胞选出来的族内首领,在一定程度上他说话比村长和支书管用,如果能得到他的认可,我们的工作难度会减轻很多。”

“我下午能和你们一起去吗?”安尧问,“我这次来需要帮忙做些民俗方面的记录工作,原本是想自己去找这位长老的,有你们陪着,我的压力还能小一点。”

几位老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