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玉是晚了一步,也是这缘分晚了一步。二人虽无夫妻之姻缘,也可结为兄妹,待四姑娘来日出嫁,我便亲手添一份嫁妆。”

谢母也开口附和,“是啊,归根结底,是书玉没这福分。”

她们笃定,王家不会说出万家婚事的实情。即便万家被迫折了心思,可是这退亲一事却不能大肆张扬。一旦传出去,王静则的名声就是真毁了。即便是赵鸾鸾,也不好说是万家如何卑鄙,她已许了万家好处,不可能再拆自己的台,也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再许一个天大的好处,让万家人彻底闭嘴,谢家人若铁了心要解,谁也拦不住。

赵鸾鸾知道,王老夫人自然也知道,若想保住谢家这门姻亲,从王静则身上,已无从下手,也就自然而然要弃了她,于是转而提起了另一个法子。

“静姐儿的事确实棘手,她流落多年,我们这些长辈都心如刀绞,也幸好有万家这等好人家收留,这娃娃亲是她养父定下的,许的也是亲近人家,是个极好的去处。静姐儿与玉哥儿的婚事不成,着实遗憾。你我两家乃通家之好,索性将这婚约换到五姑娘身上,得以再续亲家之谊,如何?”

粟氏是老夫人的左膀右臂,又与赵鸾鸾不和,见此出言道。“五姐儿自幼受朱先生的教诲,是位赋诗词文采的才女,与谢小郎君再是登对不过。”

五姑娘,正是方筝膝下幼女,王书雪,比王静则还小一岁。

谢老夫人一时犹疑,“这……”朱孝亭是章朝的儒道大家,王书雪若拜他为师,受他教导,倒也算是与玉哥儿相配。

追根到底,谢家要解除婚约,不是不满王家,而是不满王静则这个新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