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王静则走失,考虑拖一拖谢书玉的婚事,不随意定下,谢家并未着急解除婚约,可她们没想到,这人竟没死,还完完本本的回来了。
可一个走丢十年的女孩,谁知她在外经历了什么,又是商户教养长大,礼仪规矩、才学品貌皆是下下乘,娶这样一个人做新妇,当真是让谢家受人取笑。
谢母这时说话了,“五姑娘是个好的,但玉哥儿今年不过十六,不如待及冠之后,再提婚事。”她出身曲陵郡大族何氏,世代书香,一般人轻易看不上眼,王书雪虽有才,可家世却远不如王静则,王静则亲父乃是当朝御史中丞,未来宰执之流,王书雪的父亲王寒松一个从五品宗正寺少卿,比之差远了。
粟氏早知谢家不会答应,一直在看好戏,大房鹬蚌相争,最后只会是竹篮打水,眼见方筝面色极差,心中大喜。还没等高兴够,就听一直没出声的赵鸾鸾,插了话。
“老夫人,谢夫人,这话是不是说的太早了?”
同为三品大员之妻,赵鸾鸾与何氏年纪也相似,二人各坐一边,分庭抗礼,谁的气势也不输谁。
何嫱生的脸型圆润饱满,很是有福气,为人知性沉稳,轻轻蹙眉道,“妹妹何意?”
见赵鸾鸾要说话,王老夫人暗道不好,却已来不及阻止。
第13章 乍见欢 谢书玉20%丨母女80%
“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的婚事自当要过问父母,谢家是家风严谨的人家,怎的却偏偏略过了我这个坐在眼前的大活人?”
赵鸾鸾说话的声音不算重,原主的声线空灵,沁人心脾,若只听声音,便像个忧郁多思的聪慧少妇,难以想象已有二十八岁。
而何嫱眼睁睁看着面前的忧郁美人,一开口就如此盛气凌人,三两句话就能让人下不来台,也意识到了这是个不好相与的主。她看着如此年轻,满头乌发,举止也谨慎庄重,怎知是个胡搅蛮缠的。
“中丞夫人多怪,有你我阿舅、太婆在此,长辈论事,我们晚辈听着就是,一家人该说的自是要放在私下来说。若你与王老夫人意见不和,何以来为难客人?怎的就如此傲慢。”
“何娘子是说我无礼?”被怼了,赵鸾鸾反倒是笑了,“这高堂之上,张嘴闭口都是我亲生女儿的婚事,娘子是觉得我该装聋作哑?方才何娘子与两位老夫人还能论一论你这儿子的婚事,为何我不能,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何娘子太过跋扈了吧?”
何嫱敢说她傲慢,赵鸾鸾就敢说她跋扈。
眼见何嫱说不出来,赵鸾鸾却还能说,“何娘子也别怪,为母则刚,我这也是为我儿着想,都是做了母亲的,你该明白才是。方才那句,我并无别的意思,关于四姑娘的婚事,若就此盖棺定论,是万万不能的。”
王老夫人本意是不打算让赵鸾鸾作妖的,可是听到这,她也觉得,该给这谢家一个明白的态度,两个王家的嫡亲孙女都看不上,这是要踢她王家的门,恐叫底下的老官人不安生。
偷偷观察形势的粟氏也看明白了老夫人的意思,无论这婚事落在谁的头上,都必须是不能断的。老夫人这些年一直惦记先公公,人死前留下的婚事,她不可能允许就此作罢。
谢老夫人眼观八方,使了眼色给何氏,让她莫要再继续与人拌嘴,也终于把一直不想给的眼神,落在了这个不俗的赵氏身上,笑眯眯地发问。
“可否让老身知晓,为何不能?”
谢老夫人与王老夫人,都是当朝重臣遗孀,诰命加身,一等国夫人。长年累月,留在身上的气势,可见一斑。赵鸾鸾前世今生加起来的岁数都不敌这两个老妖怪,又初来乍到,只选择最有利的方式,是以并不步步紧逼,前面所有的交涉,都只想公平交流的机会。
她心平气和,措辞也是通权达理,“老夫人豁达,我就直说了。静姐儿在外多年,找回不过一月,说实在,母女亲情未必有多深,但无论如何,这也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论的不仅仅是情,还是血脉。她是王家人,是洋州赵氏与三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