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地是有着距离的。以前看到图片上那种天高云地的感觉,我还不大相信,现在终于折服了。难怪拉萨被藏民们称为‘尼玛拉萨’,果然有道理。”

天阔云阔的景象郑捷捷的震撼感动丝毫不逊于徐晴,她取出包里的相机,对着远处的山峰快速摁了两下,“这里可是地球表面的最高处的城市了,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两人拖着行李走出机场。郑捷捷的舅舅程韶到机场接机,他高高个子,颧骨也高,连被晒得黑黑的,非常健谈,说话总是笑眯眯,见到郑捷捷第一眼就大声叫“捷捷都这么漂亮啦”,引得周围许多人注视。程韶对西藏的风俗民情了如指掌,几分钟内就给两人讲了无数掌故。他开着一辆绿色小吉普,虽然不新,但是保管却完好,看得出主人对它是关怀备至。

车厢里则对方着各类杂志,许多藏族风情的小物件,有些极其罕见。徐晴为程韶丰富的知识感到惊诧,趁着他在车后放行李的时候,她低声问郑捷捷何故,郑捷捷解释说她舅舅是研究西藏历史的专门人员。徐晴咧嘴笑开,郑捷捷好玩的一笑:“免费导游不是?”

从机场到拉萨距离不短,一路上徐晴就跟看电影一样,感觉到一路水色。河滩两岸栽慢柳树,滩上有着大笑水泊,无规律的汪在草地上,反着日光,如一面面平躺的镜子。水泊成了一片片的水草,水映得草更绿,草衬得水尤清,还有许多牛羊吃草走路时引起的踢踢踏踏的声音。风景绝佳,郑捷捷不住的叫停车,在河滩边拍下许多照片。

郑捷捷拍照片时,徐晴挂一个电话回家,跟外婆讲述旅途所见,语气无比兴奋;外婆在电话那头受到感染,觉得允许孙女这次出行的决定作的无比正确,“那好好玩。”

本来一路上两人都是情绪高涨,浑然忘记自己身处世界屋脊;直到晚上临睡觉前忽然觉得呼吸困难,这才想起高原反应忽然而至。不过程韶准备工作齐备,也就是当晚难受,第二天早上起床,两人又是一派人见人爱的新鲜面孔,昨夜的萎靡尽去矣。

吃早饭时,程韶看到两人精神绝佳的站在自己面前,倒是唬一跳,满脸羡慕,“年轻真好啊。昨晚被折腾成那样也不显困。可惜我们现在老了啊,一晚上不睡,早上看起来,就像是跟人干了一架。”

郑捷捷着急的跺脚:“舅舅别再这里伤春感怀了,把车开出来,带我们去看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就在那里,跑不掉的,”程韶对着徐晴神秘的嘟囔:“你看看,几年不见,我这个侄女还是跟小时候一样骄纵。”

徐晴摇摇头笑一笑。

吉普车驶出研究所大院,两人在车上左顾右盼,徐晴摇下车窗,风挟着拉萨的空旷味道冲进车厢。拉萨的阳光很奇特,光线很足,满街都是纯白的亮光,亮得晃眼,但一点不灼人,不会强烈到皮肤灼痛,就像是冷光源一样。

徐晴看得呆住,惊诧的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城市。”

程韶笑着解释:“所以叫拉萨叫‘日光城’。”

郑捷捷肯定的说结论,“在我看来,拉萨像是一盆染料,白花花的阳光和街道两旁的景象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加以调和。每个进入拉萨的人,都被这种颜料颇得满身都是。”

后来几人的脚步不停,白天去西藏的各个角落参观,晚上回到住处,把照片传到笔记本分析每一张照片的优劣,怀念一下白天行程,构思明日可能遇到的事情。

晚上两人都在一张床上睡觉,徐晴一般是靠在床上看书,郑捷捷则在电脑笔记本上记一日见闻,洁白的手指动的飞快,偶尔微作停留,那姿态宛若弹钢琴。

一次徐晴凑上前去,看到郑捷捷刚刚敲上一段话

“不知为何,我觉得自己成了一部照像机,疯狂的想把每个镜头都记录下来。一旦寂静下,浮现在眼前的,总是脑海深处挥之不去的映像:沙漠隔壁无尽,千载之前文成公主入藏的道路如今依然是‘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千重雪山如海,默然独立。它们是那么的清晰、明亮,如同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卷轴,延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