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工叹息落泪,“我一瞧他那动作,就知道人没啦!这老于呀,再是钦佩读书人,也不能拿命去搏呀!”

沙发

这章真的写得很好!辰娘和于大哥太牵动人了

第二案:嗔(4)六婆家

辰娘木讷讷的听着船工的讲述,彷佛他在说的那个人与自己毫无关系。直到二人走到江边,拨开众人围聚的那一道圈,辰娘看见草席下安然躺着的老于,才突然晴天霹雳般嚎啕大哭起来。

老于永远睡着了,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看自己。

老于走了,家里没有存下什么余粮。渡船所得本就微薄,从前老于在时,即便每日勤勤恳恳从不停歇,也是干一天吃一天。而今,辰娘只得将破船变卖,得了几个钱,她便拿着这些钱,带着蕙儿去了江浦县。老于那条船上渡了七个人,为着他们赶回家,老于才冒险出的船,丢了性命。如今辰娘走投无路,她也不要赔偿,只盼着总有一个人能给她寻条出路,将蕙儿拉扯长大。

可令辰娘没想到的是,她抱着孩子,求遍了那七个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拉她一把。即便是那个即将临盆的孕妇,也是言之凿凿,官府并未曾判定老于的死跟他们相干,当日他们虽恳求老于出船,但也没有胁迫相逼。而老于呢,明知道风浪大,还同意带他们出船,不仅对他们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除此之外,还有人推脱,建议叫她去找那个书生,就是老于替他捞书稿的那个,毕竟当时船已将靠岸,要不是他,老于也不会死,他才是导致老于淹死的罪魁祸首。辰娘也是这么觉得的,那书生是她最后的指望,所以,她特意将他放在拜访名录中的最后一个。不过,书生并未比其它人表现的更有良心,他先是极力的躲避她。辰娘打听到他在瓦舍里兼职替人写剧本,于是便去瓦舍里守着。好容易遇上他的时候,他便苦苦哀求,自己虽是书院的学生,但也是寄人篱下,朝不保夕,实在帮不上什么。不过,他承诺,有朝一日,他金榜题名了,一定会来救济她们娘俩。说完这些,那书生便跑去书院里住着,再不出来了。

辰娘明白了,这七个人都不愿意帮她一把,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老于的死与自己相关,他们若是救济帮助了她,就是承认了这笔债务,而这人命债他们一旦认了,就很有可能会背一辈子。与其这样,不如现在就与她撇清干系,把她彻底清扫出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