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道,便?是鲫鱼豆腐汤。
崔明端瞧着那蒸腾的?热气,不免想起了阿藤前?些日的?回禀:往梅花坞的?时令风物?里,就有几条鲫鱼,不像在?渡口那次,一口气送了两筐鱼虾。
她一人用不了多少,底下的?奴也三人,也不知是如?何处理的?。李家那桩案子,还是她善心?送鱼才发现的?。
入冬时气不好,还盼静心?养病为宜。
三夫人向来最关心?崔明端的?身子。日日让人炖了汤,等他下值。
“这汤……不好吗?”
六郎罕见没动筷,脸色也不大好。
嬷嬷也诧异,郎君的?饭食,是大丫头盯着做的?,必不能出了岔子。
崔明端借着公务繁忙的?由头遮过去。阿藤置办东西的?铺子,是他名下的?私产。铺子不大,放在?陵安城里,这样规制的?铺子,成百上?千家,不会?引人注目。
“这天一日日寒了,”崔三夫人如?往常一样,絮絮叨叨念着他的?起居,“你早起……”
“母亲说的?是,天寒了,明日正好是休沐,儿子想出城一趟”
话未完,崔三夫人当即变了脸色,手中的?调羹重重磕到了碗沿,发出个嘈杂的?声。
“父亲在?城外住着,做儿子的?不能不去问安行孝,教?御史百姓议论。”
崔明端将剩下半句道明,崔三夫人的?面色也没舒缓。
说起崔家三爷,当年也是个叱咤风云的?少年郎,一样走的?科举之路,一朝点为状元,风头无两。都道崔家要再出一任宰相,谁知,一朝解了官袍,执意去修道。
便?是崔家族老扬言要将他逐出崔家,他亦是将家主和贴身玉佩都掷了回去。
那是崔氏一族的?玉佩,自满月起,绝不离身的?信物?。
这份决然,族老们也无可奈何。辞官是圣上?批的?,再闹起来,领罪受罚的?,就是他们了。
*
崔明端要出城给崔三爷送东西,底下的?人不敢含糊。
管家开了库房,取了上?好的?皮料子,绣房也将冬衣装箱,还有各色新鲜菜蔬果?脯,满满装了三大马车。
阿藤先于崔明端看到了,轻轻啧了一声。
管事不敢含糊。三房也只六郎一人,族老们也是照着家主来养的?,来日,阿藤自然是大管家。
“不知还有什么东西缺了?”
“没……去忙吧……”
阿藤将人打?发走,不住感慨缺心眼啊。
那年崔三爷为何辞官,他一个下人不知道。但这些年随郎君去送东西,回回吃了闭门羹。好些东西都没送进去,也就观主留了些果子供奉祖师爷。
东西越多,只怕三爷更是不喜。
阿藤的?担心?,没应验。
主仆二人好不容易是到了城外的?观里,这里比梅花坞高上?不少,但是往来香客多,路修得?比梅花坞好不少。马车抵达山门。
守观的?道童,看到笑眯眯的?阿藤,心?里也是打?鼓的?。
没等他开口,阿藤便?先作揖:“小师傅好,天凉了,捐些灯油钱。”
道童握着那几张银票,也烫手,“云来道长今日不在?观里……”
这下,轮到阿藤为难了,吃闭门羹也罢,至少晓得?三爷是在?里头修道。“不知我们……道长是去何处云游了?”
道童摇摇头,指着他们身后的?马车,“我不知道,但道长昨日特意召了我去,交代今日在?山门等,看到马车就拦下来。”
崔明端也掀帘子下车去。眼?下不过辰时,自山门传来观里早课的?声。山高天旷,雾气杳杳。
“不知道长还交代了什么?”
道童也朝他作揖,一五一十答:“道长说,观里能种菜,山后也有果?树,应四时节气变化,人跟着动一动,总是饿不着。再借祖师香火,更能活,你们把带来的?东西分给有缘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