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飘雪打着旋儿扑在玻璃上,暖气片上雪球的羊皮靴滴着水,在瓷砖缝汇成细流。

“那混账真欺负你了?”郑美玲来到雪球身边。

林志风默默拿起纸巾盒,往闺女手边递。

林雪球忽然抬头,鼻尖通红却带着笑,“二十年了,你俩斗嘴咋还跟说相声似的?”

郑美玲闻言一怔,心头泛起酸涩。她只顾着和林志风较劲,差点忘了自己已经缺席这个家的饭桌二十年。

林志风没听出话里的意思,挠了挠花白的鬓角,“听相声你不嘎嘎乐,掉啥金豆子?”

码住,喜欢带有地域特色和年代感的描写,加油鸭作者大大!

谢谢你的鼓励!本来在躺尸这就继续囤稿!

哈哈,太可爱了

不知道为啥,感觉郑年轻的故事让我想到了闯关东里的宋佳??

宋佳好!俺喜欢!就是她现在看着太有文化了。

写的太有趣了!有种加入了一个东北家庭的感觉,爱看!!!

写的好吸引人。46岁的我看的津津有味

欢迎新读者??

看得眼睛酸酸的,这种日常对雪球来说才是最难得的东西吧……

真好看啊八爪老师!你现在是我心里的女性top !

04 金海湾太子

二十年前的往事,雪球渐渐记不真切了。

人脑就像个塞得太满的旧皮箱,每走一段路就不得不扔掉些东西。那些记忆被反复翻检,每想起一次就磨损一分,最后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比如那年深冬的争吵,明明记得暖气管在嗡嗡作响,郑美玲砍刀下落,排骨上却没了裂纹,林志风指间夹着的烟头也丢失了明灭的火星。

2003 年的旧复读机吞着《2002 年的第一场雪》,滋滋啦啦的电流声中,父母争吵的声浪穿透薄墙,“刀郎刀郎!我看你像刀螂!”郑美玲推开厨房门,“大晌午不去开店,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倒有闲钱买这些破烂玩意!”

林志风蹲在门槛上一边抽烟一边挠头,“晌午头谁撸串啊?想中午开店不如改卖抻面……”

“我看你像抻面!”郑美玲用力剁着排骨,“闺女转学深圳的借读费攒够了吗?刀郎能替你交学费?”

“去什么深圳,说了要去你自己去!”

小雪球蜷在五斗柜边,复读机的红光映着偷听的罪证。

那个中午,她发现母亲骂人有个规律在郑美玲口中,林志风和雪球像任何东西。

此时,发已经白了半边的林志风搓着围裙上的油渍嘟囔:“憋了二十年,也确实难得又有了棋逢对手的感觉。”

郑美玲剜了林志风一眼,眼里也漾起别扭的笑。

“妈今晚住这儿吧,睡我屋。”林雪球说,“明早吃饺子。”

郑美玲握住雪球的手,“那听姑娘的,妈给你焐被窝。”

见雪球和郑美玲的如此亲昵,林志风酸得牙都倒了半片,“俩人加起来都八十了,还躲被窝说悄悄话呢?咱家隔音差,你俩损我时候我可能听得一清二楚。”

郑美玲骂他:“背后损你有什么意思,当面埋汰你才解气呢!”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

林志风盯着厨房窗台上干枯的君子兰,那是去年雪球送他净化空气的,被他浇多了啤酒糟蹋了根。

林志风叹气,“真就这么黄了?”

郑美玲倒不甚在意,“姑娘三十了,不是三岁。与其操心嫁不嫁,不如想想明天给闺女包啥馅饺子。”

“小时候她磕破膝盖都嚷着要爸吹吹,现在……”

“现在你吹破嘴皮子也不好使。”郑美玲直起腰,捞出一个冻梨在空中一挥,故意把带着冰碴的水甩了林志风一脸,“迟来的关心比草贱,你现在掺和多了那就是添堵,咱们顾好自己,别给姑娘找麻烦就行了!”

林志风一抹老脸,“好歹在大城市待了二十年,你这素质咋这么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