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2)

字,陆璘都能写得赏心悦目,要?是专程来写字作画,那可?真?要?瞻仰一番。

听他发问,陆璘回道:“写字,劳烦杨大人帮忙把后面书架上的那只楠木斗笔拿来一下。”

杨钊立刻去书架上拿了笔来,等陆璘磨好了墨,便是双手呈上,恭敬地将笔交到他手中,然后一瞬不瞬盯着?看起?来。

陆璘蘸了墨,一手提笔,一手提了袖子,在纸上落笔。

一时间,笔走龙蛇,写下一个大大的“杏”字,飘若浮云,矫如惊龙。

随后便是“林馆”二字,待三?个字都写完,又在左下方落款“陆子微”,然后拿出私章,重重盖下。

杨钊这会儿看明白了,这是题给杏林馆的字。

整个安陆县,可?没?有哪个药铺或是其?他商家有知县的题字,杏林馆这是独一份。

但这场瘟疫,没?有杏林馆的施大夫,没?有施大夫与?上官大夫带领其?余几名大夫一同研治出药方,只怕满城都要?死绝。

这题字,杏林馆受得起?。

“找一队人,热闹一些,将这字送去杏林馆。”陆璘吩咐。

于是,第二日,一行衙差从县衙出发,敲锣打鼓放鞭炮,捧着?题字,一路送到了杏林馆。

施菀还在云梦,题字由彭掌柜接到,当即就眉开眼笑,打点了衙差,待衙差离开,马不停蹄就去找装裱师傅,将字制成牌匾。

又过十?来天?,到腊月中旬,家家户户筹备过年,云梦县瘟疫也得到缓解,从安陆前往云梦的一行人回来了。

也就在这一天?,县衙派人列队欢迎,同时又给施菀和上官显各送去一幅字,上书“功同良相”四个大字,仍是陆璘亲笔所书。

与?这四个字一起?的,还有一幅盖了县衙公印的碑文,上面详细记录,光庆四年,安陆大疫,杏林馆大夫施菀任总医官,与?济宁名医上官显一起?,带领城中大夫亲自诊断病情,协助官府作出防疫举措,研制药方等,最终开出药方“退瘟散”,阻止疫病蔓延,救下安陆千万百姓。

安陆县衙及知县陆璘感?念杏林馆与?施菀医术与?仁心,于是特?赐“杏林馆”、“功同良相”手书,以表彰杏林馆及施大夫医者仁心。

于是从这一日起?,杏林馆成了安陆唯一一家有官府盖章的药铺,施菀与?上官显也成了清除疫病的头等功臣。

馨济堂后堂,方掌柜与?周继对坐。

方掌柜接过仆人呈上的茶,却无心饮用,只凝重地看向周继,问道:“陆知县这意思,是不是正是冲着?我们来的?我们这医药行大会,是不是还得继续延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