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启用这个人,恐怕除却家世之故,也多少取中他这点率真诚恳吧。

果然皇帝点了点头,对于卢侍郎那些「夹带私货」的小话没作评价,只是手臂微微一动,低头往案下瞟了一眼,才又问道:

“那么关于祥瑞在火药大案中建立奇功一事,民间的反响又如何?”

祥瑞?

卢侍郎没想到陛下不去细问秦家和合子巷的关联他专是为这件事来告秦家的状的,他还准备了好多话没说。在阮系霸权皇朝的数年间,秦氏与阮家狼狈为奸,祸害百姓、逼迫自由民成为庄户隐户、收私税杂纲,使得无数良民破家荡产、卖儿鬻女,可愧他也是偶然间才得知此事。

这等远离宫城、又被邬原秦家一手遮天掩盖下的密事惨事,贵族官员们向来都不会去关心,恐怕一直被阮系防备的皇帝陛下更是一无所知吧。

卢侍郎是绝不想到君王的触角已比他能想象得更早地伸向了云京、乃至梁朝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中正六宫有很多宫人就是在「合子巷」这样的地方以死人的名义被童掌笔亲手圈选进来的。在黎南洲少年登基,还没有能力撼动阮系、秦家这样的庞然大物时,他已开始为打败他们做准备了。

不过既然「合子巷」等被连根拔起已成定局,火药事件一出,与邪异余孽隐有瓜葛的秦家吴家亦开始夹着尾巴,在卢侍郎和他父祖们看来,皇帝估计至少要砍掉他们一臂,那么落井下石这件事想也不会缺他一个。

至于祥瑞嘛卢侍郎并没有在秋祭礼当日跟随巡城、然后住在云顶山脚下的资格,他还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这传说中的神兽,只是听过无数亲眼见到的人告诉他这祥瑞有多么圣洁可爱、仙灵脱俗,强烈的好奇心让卢侍郎亦非常关注民间对于祥瑞的说法。

而圣婴教余孽谋划的火药事件发生后,随着消息在山下、民间慢慢流传开来,百姓对于祥瑞更加追捧和喜爱,甚至几乎快酿成一种狂热的趋势了。

在卢侍郎先前领会的旨意中,皇帝曾专门指示他们这些人要小心引导民间对于祥瑞的爱戴追逐,同时务必要注意是否会有别有用心之人诋毁、污名化祥瑞,而民间若有自发的赞颂,朝廷的姿态便是默许甚至鼓励的。

想到此处,卢侍郎便笑着回禀:“祥瑞下凡后屡建奇功、此次更是提前阻止了一场危害苍生的大祸。近日以来,百姓间纷纷热议此事,街头巷尾皆能闻见,甚至处处自作颂歌。”

第103章

让卢侍郎感到疑惑的是:皇帝对于他所禀报的关于百姓自发敬奉祥瑞的情形非常关注, 甚至两次打断他的话,询问其中的各种细节,只是陛下的问询总好像是已经提前知道答案了似的, 那每一句问话与其说是在寻根究底、倒更像是对他的一场考量。

在年轻的世家子看来皇帝好像在引导、暗示、指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并让他在这场细致的对答中自行领会出重点,以将陛下想看到的情景在民众间进一步推广发扬。

陛下想要替祥瑞扬名,以让更多人崇拜敬爱祥瑞吗?

为什么?

卢侍郎一边绞尽脑汁地应付皇帝的问题,一边思索着上述疑惑的答案。不期然间, 年轻人几乎灵光一现地想到了圣教。

顺着这个思路,卢侍郎很容易便将思绪发散开来:皇帝在这一二年间威势渐盛, 可要论民心名望, 偌大的朝廷却仍无法同圣教抗衡。

按照卢侍郎的想法,任何一个年轻力盛而富有野心的帝王自然都不会喜欢这样的局面。

可这样的现象已在大梁持续多年, 而皇帝却不可能拿对待阮系或制衡世家那套蚕食吞灭的手段遏制圣教。

治理百姓的权力和信仰教化的权威在大梁的国土从来都是彼此离分的。这就相当于完完全全的两个体系。

所以皇帝想要将居于宫城、常伴帝侧的祥瑞塑造成某种新生的精神象征, 为祥瑞拉拢信众、昭扬声名, 乃至在将来某一日与圣教分庭抗礼吗?

至少圣教地位特殊,很难为朝廷全盘掌控,而祥瑞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