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舟撑不住,向父母求告,就得在了却债务后,回到那让他压抑的亲人身边,还不能有怨言,有就是白眼狼,身在福中不知福。
然而,子女一味服从父母是愚孝。连翘拿自己和陶家欢的经历举例,自家贫寒,父母供出两个名牌大学的女儿很不容易,这同样是恩重如山,但有恩报恩,不表明要赔进自己的一生。
世上许多人看不穿,一边叫苦不迭,一边不扔掉使自己受苦的包袱,但人有资格丢掉一切让自己不爽的人和事。
连翘用一套房子买断对母亲的亲情,将来母亲老病,她出点钱了事。秦舟养父母善待他,她认为逢年过节承欢膝下,病痛时出钱出力,便是尽孝报恩。
秦舟说:“我和你不同。我亲爸养不起我,没钱为我治病,所以我养父母对我不光是养育之恩,还有救命之恩。”
连翘说:“他们救你,收养你,是有前提的,当时他们不能生。他们于你有恩,但你填补了他们那时的遗憾,我不觉得你得把这辈子都交代给他们。”
秦舟说:“我什么都不要他们的。”
连翘笑道:“那也没必要。你妈照顾外婆,遗产没她的份,你替她难受,轮到自己就忘了?你肩负赡养责任,就有权领受父母财产,这是相互的。陶家乐是我妈继子,相当于养子,他彻头彻尾剥削别人都问心无愧,你就非得做个分文不取的圣人吗?”
秦舟看着她笑:“只要你不觉得我不对,我就不在乎我对不对。”
很多人生孩子确实是为了养儿防老,但不是成天挂在嘴边说,秦舟的养父母和亲戚一说再说,完全不顾及秦舟的感受。秦舟在讲述的时候,连翘就听得很生气:“重点是你自己心安理得。血缘关系最难割舍,所以养子身份对你是释放,不是禁锢,他们给你有条件的爱,你也能给自己留点空间。”
秦舟咂摸了一下:“可我还是心疼我妈,总觉得让她失望,很对不起她。”
连翘给他倒杯冬酿酒,自己也慢慢喝着。小时候她生病,母亲第一反应是嫌麻烦,然后才是担心。在连翘的回忆里,母亲大半夜跑出去买药,或者是背着她去社区医院输液,很细心地照顾她,但永远夹杂着抱怨,为什么不懂事,不听话,生病了折磨人,还花钱。
同事出差错,给母亲添乱,她一肚子怨言,不说;继父在照看孩子上缺位,袖手旁观,母亲也不怎么说,她的气都对连翘撒出来了。连翘一想到母亲崩溃的样子就自责,努力做好每件事。
长大后,连翘能理解母亲的处境,但多年紧绷的相处使她对母亲没有依赖,也不愿走得太近。她太知道秦舟被父母喋喋不休的窒息感受了:“心疼她,不等于要对她言听计从。我到现在也很可怜我妈,但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你也是。你除了是她儿子,还是你自己,将来可能是某个人的丈夫,某个人的爸爸,你会把你妈妈摆在第一位吗?所以一码归一码,你只需要给她一份好,按你能给的给。”
连翘开导人,像她做菜风格,大而化之,直取核心,秦舟豁然开朗:“我没把我妈摆在第一位,不然他们脸色那么不好,我还是选择去上海读书,还跑来苏州了。”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广为流传,连翘说后面还有四个字:游必有方,这个“方”可以理解成自己的目标。秦舟挠头:“他们现在还不老,我不用现在就跑回去,搬个小板凳蹲床头。我就想留在苏州,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连翘拍拍他的脸:“好好工作,多学多问,过几年就能带团队做项目。赚了钱别乱花,在苏州买套房子,将来把他们接来养老。”
秦舟拱手:“大王多赏几口饭吃。”
连翘和秦舟碰碰杯子,他天性傻乐,一哄好就又活蹦乱跳。这点跟陶家欢很像,脾气来得快也去得快。
吃完饭,秦舟让连翘歇着,他去洗碗拖地。连翘把杯中冬酿酒喝完,暗想秦舟的不敏感救了他,养父母待他必然比他说出来的苛责,他潜意识想被肯定,刻意去讨过养父母的欢心,所以很会干家务。搬来后,他忙前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