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告诉本王,你刚刚在看什么?”萧翌转换了话题。
张亦琦没想到萧翌会突然这么问,心想难道刚刚是故意吓她,真是无聊。她没好气地回道:“那片山脉。”
“怎么,你看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吗?”萧翌追问道。
张亦琦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反问:“殿下有没有想过,这山脉一千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一千年以后?”萧翌没想到她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微微一怔,转头看向她,“为何这么说?”
“有一首诗写得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张亦琦侃侃而谈,“您看,这明月、这山脉,还是秦汉时的明月与山脉,可龙城飞将却早已化作尘土。一千年以后,山川明月依旧长存,可这儿的人却早已不在,真是物是人非啊。”
萧翌没想到,这位朝气蓬勃的少女,身上竟透着一股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苍凉之感,不禁问道:“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人在天地宇宙之间,实在是太过渺小。怪不得有人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萧翌听后,竟笑了起来:“人生短短几十载,于千年而言,不过是须臾之间。”
两人一同望向远方,沉默片刻后,张亦琦说道:“既然这是殿下的登高台,那我就不打扰殿下了。”
“下去吧!”萧翌摆了摆手,示意她离开 。
金针度厄(一)
十月十四,天还未大亮,张亦琦便早早起了床。今天是她的农历生日,若不是命运弄人,她没死的话,如今应已年满二十八岁。回想起往昔,十七岁的她踏入大学校门,历经八年苦读,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却不幸在毕业那年离世。她时常忍不住想,远在二十一世纪的家人们如今怎样了?是否已从失去她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或许人与人之间保持些淡漠才好,如此在面对生离死别时,才不至于被痛苦彻底吞噬。
上辈子的她,脑海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人类能否离开地球,前往火星生活?要是掉进黑洞,又会发生什么?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自己会是何种模样?人类真的是被高等文明创造出来的实验品吗?四维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可这些千奇百怪的设想里,唯独没有来到一千年前这一项。有时她也会疲惫不堪,不是没动过躺平的念头,只是多年来努力奋进已成惯性,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以及刻在骨子里的价值观,让她根本停不下来。其实她心里清楚,自己这般努力,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懦弱与逃避。她无法接受自己不够优秀,不能面对失败,更难以容忍自己变得平庸。自幼在称赞和表扬声中长大的她,最害怕像方仲永那般“泯然众人矣”。哪怕只有一次成绩不理想,她都会将自己定义为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她还记得小学班主任曾对她高度评价,说她是“万里长城永不倒”,那时的她满心欢喜,却没想到这句话日后竟成了如影随形的诅咒。好在她那短暂的一辈子,短短二十余年便画上了句号。
如今,她来到这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曾经那些衡量是非成败的标准都已不复存在。尽管她依旧努力,却换了方向,这一次,她是为了努力生活而拼搏。进入军营后,她跟着高先生潜心学习医术。有时,同样是在深夜,她秉烛夜读,却不再是为了成绩、为了追求优秀、为了所谓的“万里长城永不倒”而刻苦,仅仅是出于内心深处的好奇,纯粹地去学习,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从前,她有着明确的目标,后来希望破灭,如今日子忙碌而平静。午夜梦回之际,她也曾思索将来该何去何从,可始终找不到答案。既然上天让她重活一世,那不妨换一种活法,在这平静的日子里随遇而安吧。
然而,这份平静终究被一场倾盆大雨无情打破。十月二十,清晨的天气异常寒冷,狂风呼啸,妖风肆虐。吐蕃趁着这场风雨交加之际,大举进攻玉门关。檐角的铁马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发出好似断骨般的尖锐铮鸣。张亦琦望着铅云翻涌的阴沉天际,手中药杵不停,将止血散碾成殷红的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