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上的胭脂,浮于表面。
张亦琦在她对面坐下“府里闷得慌,想叫你去小住几日,”她顿了顿,望着窗外那株被雨水打弯的石榴树,“宫里也闷,不是吗?”
长宁忽然笑了,拿起一支赤金点翠的凤凰步摇,对着镜子比划:“闷什么?你瞧,礼部新送来的头面,说是按祖母当年大婚的规制打的。”她的手指拂过步摇上镶嵌的东珠,指腹微微颤抖,“我都想好了,草原虽远,可听说那里天高地阔,遍地都是牛羊。”她忽然转过身,眼睛亮得惊人,像是燃着两簇孤勇的火,“我去了是做大汗正妻,往后就能像祖母那样,垂帘听政,甚至……”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又猛地顿住,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总之,比在这宫里做个摆设强。”
阳光忽然从云缝里漏下一缕,照在长宁的脸上,将她眼下的青影照得格外清晰。张亦琦看见她用力抿着嘴唇,唇瓣被咬出一道白印,却又很快松开,强撑着扬起下巴。那副故作嚣张的模样,像极了她们在玉门关初识时的她,可此刻,她袖中绞着帕子的手指,却把丝绢攥出了深深的褶皱,指节泛着青白。
“你看我做什么?”长宁忽然别过脸,伸手去够案上的茶盏,指尖却撞在杯沿上,滚烫的茶水溅出来,落在手背上。她却像没知觉似的,依旧笑着,“我真的觉得挺好,草原上没有那么多规矩,说不定还能骑马射猎呢。”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最后几个字散在空旷的殿里,像雨丝一样轻,“再说了,我是大齐的公主,总不能让百姓因我而遭战火吧。”
张亦琦看着长宁强装镇定的侧脸,看着她鬓边那支凤凰步摇在光影里微微晃动,忽然觉得这满殿的金珠玉翠都成了枷锁,将那个曾经张扬肆意的姑娘,牢牢困在了即将和亲的宿命里。她终究是回不去了。
翌日清晨,长宁仔细梳妆更衣,以精致妆容掩去连日憔悴,款步往文景帝的御书房而去。彼时宦官通传时,皇帝正与崔致远议事,案几上摊开着边关军情图,二人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