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头一桩为难事。
时维授选修课,是看在经管系系主任的面子上任外聘老师,并不参与校内事宜,实实在在一位编外人员。
蓝宁不知怎地很有信心,讲:“我去试试。”
时维其实顶忙,经常早出晚归,蓝宁蹲点三日,才探准他的时间,找上门去。
她是在时维门前徘徊了两步,才鼓起勇气敲门。
在时维的宿舍里,蓝宁一直把目光放在一壁书架上,他的书架上全部是大本大本的原文教材、学术理论,本本都是大部头。书架旁边放了一展小橘灯,又显单调宿舍十分温馨。这才让蓝宁在万斤压顶的局促中结结巴巴表达自己的意思。
时维温和地听着,手里捧着一只紫砂茶壶,静定地握着,没有多余的动作。蓝宁讲完同学们的想法,把目光调到了这只紫砂茶壶上。
砂泥的本色,有一种回归的平静,她奇异地心定下来,说完之后,企盼地看住时维。
仿佛正如她所想,时维问她:“你们想要我来做广告?”
“时老师,我们的戏剧节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时维片刻沉默,蓝宁舔舔嘴唇,再说:“时老师,我们很有诚意的。”她还竖起手掌发誓,“我们保证不用你的名字招摇撞骗。”
时维笑起来,也许看她装可怜的样子很好笑,真的答应下来。
蓝宁从没想过时维如此简单就答应了,她又惊又喜,还有压力,唯一念头是不可以把戏剧节做砸,这样会砸掉时维的招牌。
她从没做过组织策划工作,单凭一股作气,从创意到流程,齐齐动手,忙得三头六臂都不够用,怨得严宥然直叫:“早知道不出这个馊主意,让大家忙到死。”
蓝宁挥挥拳头:“我们是借了别人的名牌做名牌,怎么好失礼于人?”
说这话的时候,她同严宥然正在校外的影印店做展板印刷。提货时两人都傻眼了,长五米,宽两米的展板似座山,两个女孩力所不能及。
这时小店角落里有人复印好资料,走过来问:“要不要帮忙?”
蓝宁纳罕,怎么时维在这里?
这是一间暗戳戳的小私店,但是时维的眼睛很有神,炯炯发着亮。
严宥然也发现了,说:“眼睛这么亮,人一定很聪明。”当然,这是后话了,当时严宥然什么都没说,蓝宁也发窘,刚刚才议论过别人。
但其时其地,这样帮助是雪中送炭,不容拒绝。
蓝宁鞠躬:“谢谢时老师。”
时维将资料夹在胳膊之下,提起展板的前端,蓝宁同严宥然合力抬着后端。
从影印店去学校的那条路上,蓝宁看着时维的背影,心里想,怎么他抬着东西还能挺的那么直?
时维一直帮他们把展板抬到戏剧节的主会场,手下一滑,胳膊下的资料飞了下来。蓝宁帮他一张张拣起来,她看得懂图纸上画的是流程图,有些是她在麦记里学习过的后台操作流程,有些是她能看懂的中餐烹饪流程。
她一边拣一边看,拣好以后递给时维,笑着讲:“原来时老师是去做间谍的。”
时维接过资料,也笑:“别人的经验很好,我在学习。”
他看到他们做的展板,一下就看到重点,讲:“找来校草和昆剧团的花旦演《玉簪记》,你们挺能炒作的。”
这正是蓝宁和严宥然两人琢磨出来的卖点,并且在学生会上力排众议,说服了文艺部长。
蓝宁在学生会上拍桌子,扯着嗓子讲:“人人都知道唱歌跳舞排话剧的有帅哥,但是找个靓仔来唱戏,就少见了。只要人靓,戏好,保管女同学们挤破我们的门槛。想想当年的梅兰芳。”
有异议的同学称,哪里找个会唱戏的帅男生来?
后来严宥然把她的点子落实到实处,真的找来一位大三的师兄帮忙,蓝宁却忙于活动实务,没顾的上看一看这位会唱戏的帅哥。
时维答应他们,一定来捧场戏剧节的开场戏《玉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