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1 / 2)

见此,李明月被十二旒冕遮住的面容微微一笑。

就在苏珏转身的刹那,红色蟒袍广袖扫过丹墀,露出内里一截素纱中单。

眼尖的臣子认出这是天子惯穿的款式,寻常臣子难有如此殊荣,而且袖口还绣着金线织就的竹纹。

那人暗自思忖,直觉怕是一代权臣即将登上大周的舞台。

登基大典后,宫灯次第亮起,旧朝覆灭,新朝初立,合该有一场盛大的宴会。

苏珏被安排在李明月的下首,他望着琉璃盏中晃动的酒液,恍惚看见楚云轩焚身时的火影。

胡人献上的夜光杯盛着江南新贡的荔枝酒,即便不知内心真假,众人表面上是言笑晏晏。

觥筹交错中,李明月亲自为他斟来梨花酿,这是极大的尊荣。

百官无不艳羡。

“谢陛下。”

苏珏起身谢恩,态度恭谨。

李明月又亲自扶他起身,然后吩咐宫人给苏珏换上与他同样的菜式。

这般的恩宠,实在少有。

再后来,夜宴越发顺利融洽,苏珏喝了几杯李安甫等人递过的热酒。

酒过三巡,苏珏的面色也逐渐红润,嘴角弯起时,李明月好似回到了当年梁州的惊鸿初遇。

那时的苏先生是那般出尘飘渺,现在又多了一丝凡尘烟火气。

御座上的李明月淡然一笑。

一切与前世无异。

第249章 谓我何求

大周新元历初年, 早春三月。

长安城楼高耸入云,不输当年西楚煌煌。

李明月穿着玄色长袍,凌风而立, 黑沉的色泽衬得人越发瘦削。

他仰头望天,忽而闭上眼,像一尊雕像, 无声地向神祈祷。

风雨飘摇的岁月里, 时间如白驹过隙, 世人只能在史书里窥见一隅--殷商大厦倾颓, 赫赫大周崛起;已经薨逝的两位先王贤明济世,如今的周灵王励精图治。

而在盛大浩瀚的历史洪流面前,没有人会在意一片孤舟的去向。

更无人知晓, 已是人间至尊的李明月还有什么因果, 需要虚无缥缈神明的成全。

“陛下,人之一生如河流,只能不断向前,无法逆流而去。”

苏珏长叹, “正如那句诗,道阻且长。又何必再执着。”

自从李明月登基以来, 对苏珏的依比之前世有增无减, 是以苏珏的地位水涨船高。

再加上苏珏政绩卓著, 在朝野颇有威望。

今日散了朝, 李明月便邀请苏珏一同去城楼俯瞰天地浩大。

“苏先生, 你说天命在我, 为何命运如此待我?”李明月停步问询。

苏珏的身体微微抖动了下, “陛下, 还是保重身体为好。”

言罢, 苏珏看见李明月黑漆漆的眸子低垂,空洞的没有一丝神采,脸上一片苍白,奋力挤出来的笑容,而那笑容中满是凄凉。

“陛下,起风了,回去吧。”

苏珏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你会陪朕走到最后吗?”李明月再问。

其实,李明月自登基后身体便不算太好,时时在深夜被梦魇住,胡乱叫着父兄惊悸醒来。

他常常披着单薄的衣衫远望冀州城,而每当这时,陪着他的便是苏珏。

苏珏总是劝慰于他,同他说两位陛下并非人死灯灭,他们会一同化作星辰,登入仙界。

李明月听着苏珏的劝慰,也总是轻声问他。

“那朕与父兄还能再见吗?”

每每这时苏珏都会哑然失声,不知该如何回。

同样的说辞,他同样与李安甫说过。

叔侄二人听过之后,也都保有疑虑。

“陛下,人神有别,此后年年,不复见。”

可每听一次苏珏这样说,李明月那双漂亮的眼睛都会暗上些许。

日复一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