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苏微微勾嘴一笑,烧得只剩下五层的客栈斜对角的一家小酒楼的三楼一个房间微微开了一丝缝,被太子殿下猜测不会自己找死的蒙人啧了一声。

曲钺换了个平凡的憨厚面孔,也不知在想什么,他看着姬苏下了马参与挑送木料的行列,眼里流露出一丝复杂。

姬武不知儿子被贼心不死的蒙人再次盯上,他作为副将,随连家兄弟登了船,在那渔人的指点下,向花寨出发。

天气并不是很好,朔风寒凛,阴云沉沉,随着水路或曲折或险浚,河道分流成了十来支,并渐渐涌起了淡雾。

渔人面露难色,鼓起勇气进言:“诸位将军大人,浓雾将来,浓极处眼不可视,如此行船只怕会撞上礁石浅滩或偏离航道……”

武帝问:“确有浓雾?”

渔人点头:“小人不敢瞒上。”

连家四郎连镛与连六郎对视一眼,下令抛锚停船,并着将士用粗重铁链将五条为水上作战而设的窄身尖长的铁甲船首尾串起,以免雾中突发甚么事件,或因雾走散。

将士们动作很快,雾来得更快,眼见着三条船的链子刚固定好,雾如同活了般贴着水面滚涌不已,肉眼可见的迅速浓郁起来,并往天空涌动,不一时船与船之间便只见一个隐约的灰黑轮廓,船上人员幢幢如同幽魂,再久一点,便是连船只轮廓都看不清了,同船的人不凑到近前都不能看清脸。

武帝低声与连镛道:“在下看紧老渔人,将军,水寨若有匪,只怕趁此浓雾欲行抢劫一事。”

连镛虽未来过此地,却瞬间心领神会,转身便吩咐所有将士持兵警戒。

雾大风大,一时间说话的人都并未有几个,空气里静谧得只有风声与被吹动的轻轻的哗啦的水声,就在这两种声音听久了听得人心头渐生压抑时,风里忽然像是传来了一声惨叫。

武帝猛的转头,看向最尾那艘船的方向。

********************************************

谢谢大家的关心,昨天突然的丧,今天总算好了,等空下来我思考一下这个文的新名,准备改名,同时想前想后,舍不得不更新它,还是如往,保持两日一更的速度了。

至于肉汤肉渣什么的,就只往龙马发了,发之前会说明一声的。

谢谢大家。

175 | 一五三、再会

一五三、再会

“看来,这李渡不大,匪患却是不小,竟连官船都敢劫。”

连家四郎若有所思,连锐道:“兄长放心,此次所来皆是曾经参与东征的将士,可不是新丁,定叫贼匪有来无回。”

“抓几个活口,正好拷问水寨所在。”

他们旁若无人商量,老渔人在一侧听得心下有些不忍,忍不住道:“几位将军,倒也不是所有水寨都是水匪,亦有保驾护航专做水镖生意的,像谭寨、刘寨,只要交些银钱,他们便保船只哪段水路平安航行。”

武帝在侧听得若有所思:陆路建立了镖局,因此为大量武人提供了一个挣钱养家的路子,水路水镖倒也可行。

大胤湖川江河限于各地,俱是某府某州那段水路各自为政,若下令全国开挖河漕,以分支为点扩展其河道弄做运河,如此一来,不仅可使各地商业流通得更快,亦能增强各地驻兵援奔机动性,倒是一举数得之好事。只是此乃大事,人力财力耗费巨众,详情眼下不便细思,待回了京与两相等商议了,再拟个章程出来。

想到钱,武帝就想到国库,这回西征搜刮了不少,值钱的大头已经俱送给儿子或留作准备筹建自己与儿子崩后(详见文后解释)的地宫,余下的小头倒也算得充盈,但万一大肆兴漕建运,所需费用只怕远远不够,看来还是跑远点,再多打几个国家才行。

姬武想得正出神,船底忽然传来窣窣声响,显然有水匪欲从水下登船,他忙回神,下令周围侍卫军士:“弓及长茅准备。”

将士们有序的持了兵器站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