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看到姬苏,老板连忙笑着请姬苏上楼:“郎君请来,仔细脚下楼梯。”
姬苏赶紧上了楼。
男子成衣色亦多间多暖,老板热情得很,给姬苏推荐着各种式样,姬苏哭笑不得,他需在外行走,哪好穿这种间色艳丽的大袖,把要求提了,老板便领着姬苏到铺放短装与射箭胡服的地方。
等姬苏买足羽绒衣里衣等物件打了个大包出来,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他也不着急,遁着路慢慢又找了家小医馆买了些散药粉自己配了蒙汗药揣在怀里袖中,方往城里的两家酒楼所在地走。
现在到处风声鹤唳,酒楼来往商贾行人与游侠儿多,很多情报可以在那里听上一两嘴。
李渡的吃以鱼为主,姬苏点了些眼下较贵的蔬果,又要了一份鸡子,一边细嚼慢咽,一边尖起耳朵听刻意接近的临桌的带着刀剑的游侠们交谈。
只听了一阵,姬苏便捋清了三件事:这几个汉子是古渡水寨的;他们是听说劫持太子殿下的绑匪曾在离此不远的地方现过身,估摸着有机会遇上,才到这里来的;城里吵吵嚷嚷抓到劫匪有关的小侍其实是无辜的,只是收了钱财被派去给武帝送信的。
姬苏吃着听着面上微笑着:要早些离开这里了,有小鱼儿在明面上送信,两个父亲怕是正快马加鞭往这里赶,可不能遇上,自己还没想好要怎么面对他们呢。
等着临桌汉子们吃好起身,姬苏也起身唤道:“几位侠士留步,在下有一事相谈,可否过来一聚。”
他话说得客气,但久居上位,身上不自觉便流露出一份气势,即使面容捏得平淡,却叫人不敢轻觑了去。
几个大汉本是不耐,上下打量过姬苏后领头的汉子抬手压住身后的兄弟,上前一步拱手道:“公子唤在下等人何事相商?痛快人说痛快话,还请公子直言。”
姬苏笑道:“壮士有礼。在下本欲前往燧商老家,只是得了病,搁久未全愈,眼下贼人猖獗,在下见几位身佩刀剑正气满面,必是胸襟宽阔之侠士,故想请教几位,可有相识侠士愿接护送之活?只要能平安护送在下到达汾城坐上马车进入燧商,酬金好商。”
说话时姬苏故意言辞客气有礼,便见面前的领头大汉面上虽有不耐,但眼神却渐渐少了审视,心知应是成功定位成庶民学子了,便又风清朗月的笑了一笑。
汉子听到有酬金,四下看了看,与姬苏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地,郎君且随吾等去旁边客栈细说。”
他一说,姬苏便知此事可成。
果不其然,到了客栈,姬苏许出五两银。五两银已经不少,便是请身手极好的侠士护送,一个人也才能堪堪得这样多,四个汉子便你看我我看你,应了下来。
只是领头之人谨慎得很,拿着画像与姬苏对比了,还要求看了户籍验过真假才同意。
他如此作态,姬苏自然有样学样,验了籍,又写了文书画了十字盖了血手印章,雇用之事便定了下来。
汉子们也未有甚多余之物,听闻主家要尽快赶路,一行人便与客栈结了帐,买了吃食往码头赶。
城关检查很是严厉,但姬苏现在户籍在手哪怕查验?出了城在码头上,一个汉子拿了碎钱租了船回水寨与其他人报信几个兄弟接了活送人,姬苏则跟着领头的汉子朱云上了他们水寨的木船。
水寨的船比一般船大,船身瘦长,船头包了铜铁非常尖利,姬苏想像了一下鱼雷似的船只撞上别的船,硬生生把对家扎出一个大口子的情形,记下了那个尖船角模样。
“船有两层,上层住人,地方小,只能用渔网吊着睡,郎君将就将就,好在此处离汾城不远,若郎君耐得住船晃,只需半日便能到那里。”
朱云领着姬苏参观船只,这船看着不大,但很是精简,随着上了二层,便只得一个空间,里头依着窗檐绑着渔网,地下还铺着厚芦草,几件拿来作衾的皮子大氅随意丢在草上,即使开窗通着风,还是入了冬的天气,室内仍有一股汗臭体味儿不散,朱云看似粗犷实则心细,一直留神打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