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2)

爷们在外谈生意就得是这个架势,也不再多言,只嘱咐随行小厮多加看顾,灶上醒酒暖胃羹汤别断了火。

麒哥儿倒是受用的很,每每倒头大睡之后便恢复容光,很快路金麒的大名便在弥腊商贾圈里叫出了响。

……

早市上,路金?慈?人闲逛,弥腊国都甚小,往来商旅却不少,到处都有摊贩在卖东西,也有本地人携着自家山珍野货拿出来卖。

走到一处织锦摊子前,摊主显然是个地道的弥腊老妇人,操着不甚熟悉的大雍话与她们搭讪,说这些锦都是她与儿媳妇亲手纺的。

轻软的织锦晒过太阳后有一股叫人安睡的味道,连一贯对这些织物没甚意趣的谢娘子都拣过几匹,细细看着。

“虽说弥腊的绢丝不若咱们大雍的轻软细密,但这些织锦却纺很得人意,这料子即轻又软,想来秋冬换季时穿来,比夹袄还挺括些!就是不知道防不防风?”

“防的,我前些时候穿的那件一裹圆,就是这样料子,只是比这个更软些。”路金?疵?摸这锦,犹疑不定:“这是混纺的,有羊毛,还混纺了什么?”

老妇人说了一个词,路金?刺?不甚清,半天才反应过来,是骆驼绒。

“多少钱?”

那老妇人比了个手势,说二两银子。

谢娘子惊呼:“这么贵?”

金?葱Φ溃骸罢庖?卖到京师上去,一匹得十两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