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2 / 3)

张脸太好认了,经常被人堵得出不来。

赵太守本来是抱着不得罪裴杼的念头走这一遭,可瞧着裴杼被百姓如此欢迎,一时间心中也感慨良多。百姓们太好满足了,父母官甚至不需要额外施恩,只需做好本职工作便能让他们感恩戴德。看得多了,赵太守对裴杼得人心的那点酸涩劲儿倒也没了,只因他知道,只要他愿意,他自己也做得到。

裴杼花了将近六天的功夫巡查沧州、观察赵太守。

沧州的情况不难了解,除州城富裕些,其他各县的收成跟鲁城县差不多,今年越冬不成问题。但各方面太落后了,水利、道路、书院等基础设施一概没有,只比从前的永宁县好上那么一点儿。

沧州距幽州最近,是裴杼头一个拉拢对象,赵太守也是裴杼要合作的头号人选。此人性情平稳,不媚上也不欺下,于地方官而言,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正好黄维凭也将幽州的卷宗账目盘得差不多,小问题肯定也有,但花点心思便能补足,终是无伤大雅。

裴杼斟酌一番,在临行前一日找到了张载,由他牵线,私下见了赵太守,商议果酒坊一事。

赵太守被这样天大的好事给砸得晕乎乎,鲁城县能给幽州供货已经很不容易了,可这回裴太守竟然说要同沧州合开工坊,收益对分!

谁不知道永宁县那几个工坊日进斗金?此番合作若是能成,沧州可不再只是只分到肉汤,而是吃上肉了。至于裴杼说的管理人员幽州得占一半儿,赵太守压根没有意见,管就管呗,分钱及时就成,反正他们是占了大便宜。

赵太守起身:“裴大人于沧州有大恩,下官代百姓拜谢大人!”

说完他还有些愧疚,要知道当初裴杼头一日来州衙时,他还怀疑对方是不是过来要钱的。结果人家非但不是来要钱,反而要给他们送钱。

裴杼让他先别急着谢:“工坊可以建,只是我还有个问题需请教赵大人,不知你们州衙究竟想将这工坊建在何处?”

赵太守愣住,随即陷入沉思,一面琢磨裴杼这话究竟是何意思,一面将沧州情况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良久,赵太守道:“那便建在海县吧。”

海县最偏远,靠近海域并无多少耕地,百姓最为贫苦。若是能将工坊建在此处,于当地而言便是莫大的帮助,周围几个县也能因此受益。且此处靠海,来日果子酒酿成之后,兴许可以试着走水路运出去。没准还能远销外邦呢,赵太守精神都为之一振。

裴杼粲然一笑,幸好,赵太守没想将这工坊搬到州城,否则他还真不想答应。

裴杼无心扶持富裕地方,只想借此给底下的百姓分点好处。不论赵太守是猜到了他的心思故意为之,还是其本身就是一心为民的好官,裴杼都不想深究,他只看最后的结果。

三人连夜讨论好了工坊的具体事宜,等到第二日一早,裴杼便揪着黄维凭再次启程巡查。

这次来沧州的目的已经达成,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沧州都会跟幽州密不可分。裴杼也不指望靠着一次的合作,便能让沧州官员对自己死心塌地,但只要利益一致,久而久之也就分不清了。

一路往南,直达棣州。

裴杼出来这么久,愣是没有透露出什么消息,赵太守等人也不知是出于何种心思,反正没有给其他州官员通风报信。上次赵太守被裴杼的突然造访吓了一跳,这回棣州的官员更是毫无防备,太守李甫阳直接吓得面无血色。

“这么大的事,怎么没人说?”李甫阳叫来别驾,一边匆忙往外赶一边责骂。

别驾也冤枉:“他们来得突然,我等也不知情啊。”

自家人消息闭塞也就算了,可沧州在棣州北边,裴杼等人必然是先经过沧州才来了棣州,可恨沧州那些官员竟一点都不提醒。但凡提醒一句,他都不至于这样狼狈!

黄维凭一看他这脸色,顿时察觉不妙。

后来证明果然不出他所料,李甫阳这家伙还真的不经查,光是一个账本便牵连出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