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您请进。”
医生进门坐下,温荣走回窗边站着,时不时看一眼隔壁的治疗室。
“我先生最近好一点吗?”
医生笑了笑,不答反问:
“梁太太平时很忙么?”
温荣微怔,“...还好。”
“梁先生刚来的时候,曾说您在异地进修,去年冬天刚毕业,现在的话,好像也在忙自己的事业。”
温荣听言蹙了蹙眉,“是,这跟他的失眠症...”
“他回新加坡后一直在我这里预约,每个月两次,但我是第一次见到您本人。”医生笑说,“梁先生很爱您,您知道吧?”
温荣愣了愣,心尖顿时涌起一股酸堵闷痛。
她咽了下微干的喉,轻轻点头。
“我知道。”
“那么我得直白的告诉您,梁先生并非简单的失眠症,他主要在于心理精神上缺乏一种最关键的寄托,这一点其实跟他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温荣眸光轻颤,点点头,“是,我知道他父母的事,还有他曾经孤僻自闭症的病史。”
医生嗯了声,翻开病历夹:
“他在很小的时候失去父母,被母亲虐待,受同龄人歧视捉弄,这些都给他幼小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导致他封闭自我不愿再信任任何人。”
第141章 治愈他的心愿
他说着叹了口气,“...我看到了他十几岁时在国外的心理治疗方案,他当时的情况很严重,唯一的精神寄托是不断的学习向上,想让自己变得强大,从根本意义上进行自我保护,变强近乎成为他的一种执念。”
“之后他涉猎奇广,在学识和体力上,等于是感觉到一个瓶颈的状态,开始对周围所有的事情失去兴趣。医生试图引导他去转变新方向,尝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比如...,借住成年男子会有生理上的需求,尝试跟他认为和善,友好的人交往。”
“但是不太成功,梁先生他,非常讨厌同性朋友,而异性...,他又没办法正常跟她们交流。”
“所以他学会观察,与其说他后来是治好了病,不如说他是在模仿正常人的生活。”
温荣听得皱眉:“模仿正常人?”
“就是学习别人。”
医生淡笑解释,“学习他们在交际应酬时的方式,动作,神情语态和对话语气。这种模仿别人生活的方式,对他融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自闭患者开始接受亲近人生的过程,其实就像一个新生婴儿,需要从头开始,不断去学习。”
温荣若有所悟,透过镜子看了眼隔壁,祁景昼还在睡。
她轻声说道,“我跟我先生相识的时候,他非常优秀,优雅而绅士,我看不出他是有什么问题。”
医生点点头,“一般像这种人生经历,又患过严重病史的,就算之后看似恢复如常,也容易受到某件事的刺激,而再次激发一些后遗症。”
“向梁先生,他智商非常高,又很擅长于学习。”
“自闭的经历让他专注并习惯于,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人生的每一步,都按部就班的事先计划好,他不容许自己的规划出差错,不然会产生混乱。”
说到这儿,医生顿了顿,接着微笑道:
“我找到梁先生后来发生失眠症的症结,据说是因为,跟梁太太吵架,分手。”
温荣听了这么多,总算听到正题,连忙问他:
“对,他是从那时候开始失眠,当时是最严重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和好了,有了宝宝,也住在了一起。他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失眠的症状。”
“而且,我感觉他在外面,也是能睡着三五个小时,似乎没有最开始那么严重。”
“现在就是想知道,怎么样才能让他彻底解开心结,不再有失眠的症状。”
医生笑问,“看来您知道,梁先生是缺乏安全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