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难。”

读书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觉得张梓若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成问题。

“好。”张梓若点点头,换个角度问,“用同音字进行标注的方法,更简单,一个字就可以。为何大家使用反切法,而不怎么用同音字注音法?”

在场的夫子们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因为有时候没有同音字可以进行标注。”

“反切法标注读音,更加清晰!”

“同音字标注的方法弊端太大,反切法可以使人认识更多的字!”

张梓若点头,“也就是说,反切法比同音字标注的方法更精准,用途更广,更方便对不对?”

“正是如此。”众人异口同声。

张梓若笑道:“以前并没有反切法,但反切法出现,因为它精确、便利,所以大众便接受了反切法。

同理,以前没有拼音,但拼音只要能够更精确、更便利的给每一个字进行音节标注,它就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给天下以便利。

而拼音,比反切法更加便利,也有利于人们学习认字。反切法需要读三个字的音,还要重组,而拼音只需要读一个字的音,就可以确定读音。

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便利的,而选择麻烦的呢?

知道你们不相信,咱们就让事实来说话!”

张梓若让他们拿起手中的资料,开始教他们学习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