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同去地里。地头站着一群村民,高声说着犁地翻地的事情,讨论着牛和里正的发明哪个好用?

“让让、让让,夫子来了!”

人群迅速让出一条路来,“夫子,您看看这个成不?”

“燕夫子也来了?燕夫子,您看这个和牛哪个好使?”

张梓若笑道:“我们还没看明白是什么东西,哪里就能下定论了?这是犁地用的?”

“正是。”里正捋着胡须,努力做出一副平静淡然的模样。他拍拍手下的犁头,“我借了三个犁头,带上我家的一共四个。把它们并作一排,安好。一次就能犁四行地!”

张梓若瞅瞅旁边长长的木轱辘架子,“用这个代替牛?”

“对,我让人来试一下。”里正叫他儿子下地示范。

地里都种上了豆。他们特意到里正家新开辟的一小块儿地中实验。

那个像打水木轱辘一样,缠绕着绳子的大架子被搬到了地头。拖着绳子的犁则被抬到了另一头。

里正的大儿子扶着四排犁头,另两个儿子站在木轱辘两侧,一起摇动把手。

绳子一圈圈的缠绕在木轱辘上,紧缩的四条绳子带动犁头向前而去。里正的大儿子扶着犁,缓缓前行。

“嘿,竟然还能这样犁地!”

“好家伙,能省一头牛哇!”

村民们惊奇地看着,议论着。还有人好奇地跑过去代替里正的儿子摇轱辘,或扶犁。有人跑到地里去扒扒土,查看犁出来的效果。

“我天,还真成啊!顾大,你个糟老头子,闷不吭声做大事儿啊!”沈族老吐槽。

里正挺直了身板,笑意吟吟:“你们为了上名人榜努力,我不也一样?夫子,你看我这个发明可能上名人榜?”

听到秀娘说家人发明出了新农具,悄悄跟在后面而来的方远:不好!我第一之位危矣!

第226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方远心中危机感大增,总有人想要抢走我的第一之位!

只发明一个投掷车,已经不能保住我第一的位置了!必须造一个更强劲有力的东西出来!

他望着田地中的犁,暗自思索,种地是里正他们的强项。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容易造出来真正需要的东西。

他也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创造!

可自己擅长什么呢?方远想了一圈,忽然发现自己哪方面都不突出,啥都不擅长,顿时如遭雷劈!他慢吞吞地坐上自家马车,连妹妹和他说话都听不进去了,伴着苍凉的夕阳,失魂落魄地回家去了。

广袤的田野被夕阳镀上了一层柔光。新开辟的田地上,村民们兴奋地用新式农具犁地。众人皆对里正的发明赞不绝口。

里正笑着谦词两句,转而望向张梓若和燕飞,等着他们的评价。

张梓若对里正的发明给予了极大的赞誉。

“一次能够犁四排,提高了效率,而且省了买牛的钱,也不用喂草料,是一项极好的发明。”

燕飞也夸新农具实用,可造福百姓。

里正喜笑颜开,乐得合不拢嘴,“有了你们两位夫子的肯定,我再安心不过。明日我便带着农具去县衙登记!”

“明日我与你同去,咱也见识见识!”沈族老好奇,“咱村里还是第一次有人搞发明去登记呢!”

“没错,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

“顾大一个糟老头子不适用这话,这是铁树开花古来稀,老头儿造犁是第一!”

一群人说说笑笑。已经散学的顾云淮跑来找张梓若,张梓若领着孩子回家。燕飞和夏雷秋风也各自归去。

傍晚,写完作业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玩闹。肩负重任的顾云淮拿上零花钱,去木匠家定制东西。

沈照划着自己的小车车和他一起,“我要把我的车车换成马儿的模样!”

大人们吃完饭,抓紧时间去修路铺路。一块又一块的青石板铺出了半条干净平坦又宽阔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