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错了?”张梓若问他。
乡民们也都好奇。
莫非斤数不对?
李大娘一喜,正要借机生事,多要一些,只听顾云淮稚声稚气地说道:
“三太奶奶还给我们了好多小石头。我们不能昧下三太奶奶家的石头。”
说着,他从地上搓了一捧尘土沙石,递给李大娘。
“三太奶奶,拿去吧!”
众人哄堂大笑。
“顾三家的,拿去吧!可别说人家昧你们东西!”
“真是没脸没皮!我说怎么非要查看呢?感情是做贼心虚,给人家就不是好东西!”
……
顾老三和儿子们个个脸色胀红,几乎要往外冒蒸汽,再顾不得李大娘,拽起袋子和李大娘就要走。
丁招娣扬高了声音喊道:
“别急着走啊!人家把束脩还给你们了,你们不得把顾秀才送的书还回去?”
“就是!一本书好多钱呢!”
“他们家可拿了不止一本!”
……
所有人都知道书本贵,因此一时喧闹起来。
向外挤的顾老三一家就像是被大浪拍击的小船,摇摇摆摆,硬被拍了回来。
书是顾秀才家的,里正也不自作主张,只瞧向张梓若,询问她的意见。
张梓若琢磨着,按照古礼,学生交上束脩,老师回赠一本《论语》是正常程序。
李大娘家的孙子是去年入的学,去年束脩已交,给书是顺理成章的事。今年把书要回来未免显得苛刻。
但若不要,恐怕别人会觉得她好欺负,为她说话的乡亲也难免失望。
没看脚边的小反派都已经压抑不住失望之色了吗?
张梓若忍住捏他脸颊的冲动,正了正色,抬头同里正说道:
“里正爷爷,三奶奶家多拿了两本书,不妨把那两本书拿回来,给村子里更有向学之心的孩子。
至于另外一本,是他们交了一份束脩,应得的,自不必再计较。如此也算两清。”
见她说的有理有据,处理得既不苛刻,也不显软弱,里正欣慰地点点头,派自己儿子跟顾老三一家回去拿书。
“其他要束脩的人家你打算怎么办?”
“我打算继续开学堂。”
张梓若扬声道:“其他诸位交了束脩的父老乡亲们,还请听我一言。
亡夫虽然不在了,但我继承了他的衣钵与遗志,将于三日后重开学堂!”
“什么?你教书?!”
“这不胡闹吗?”
“一个娘儿们也能教学?那我这开过蒙,识几个字儿的岂不能做夫子了?”
“我看不靠谱,秀才读了多久书,她才多久?”
……
张梓若的话音刚落,便如水进油锅,引得村民们议论纷纷。
连刚挤到外围的顾老三一家也不急着走了。
李大娘扒着前面的邻里,从人群缝隙里扯着嗓子喊:
“看见了没?我就说她想要昧下大家的束脩,不给退!这不就露出狐狸尾巴来了!”
前面的人被她吵得心烦,屁股一扛,三两下把她挤了出去。
最中间的里正和族老们神色严肃,问张梓若。
“顾家的,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张梓若从容不迫:“我知道。我知道大家对我教学心有疑问。
不如这样,明日午时,我在村西头就在这学堂前面,上一场公开课。所有人都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听。
若听了一节课后,觉得我讲的不好,束脩我原样奉还!绝不拖延!
若是觉得可以,咱们就在三日后,正式开学!
全村不拘男女老少皆可来,我请大家来听课评判!”
第12章 公开课,人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