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另辟蹊径的炫耀感,也怨不得雅尔江阿这样的人会跟风想要留一头短发。
康熙一如既往的对此沉默,具体心理不得而知,总之他现在呵斥不靠谱的儿子们也不会去招惹闲在一边的胤礽。
雅尔江阿也因此熬到了剪出短发抹好头油风光出街的时候。
有一就有二,雅尔江阿的做法没有被训斥,就有更多大胆的纨绔模仿起来,一头打理得宜的短发,似乎成为了新的炫耀方式,为此胤禑办的工坊倒是意外有了一笔收入。
在甄楣终于收到染色还算均匀的羊毛线时,对外的推举太子活动已经到了尾声,但因为甄楣时不时就去嘀嘀咕咕,透露九子夺嫡里不怎么体面的事件并且嘲讽一些人吓站队,其实许多有名有姓的大臣都不再执着于这件事。
因此康熙扣下推举结果一言不发,也没有引起太大的议论,毕竟要干这种事总得有个牵头的,现在盲目乐观的人少了,自然就干不出非要说八贤王众望所归的事
毕竟最后的胜利者并不是这一位呢~
大臣们虽然知道得没有皇室多,但是因为明明白白的嘲讽,都是知道胤禩没有可能的,知道了结果,自然不免消去热情,真以为自己能给大清选出一位贤良的主子,所以他们对于底下人的怂恿颇有些无动于衷。
另一方面也是康熙划下了道,这些人为了考验头疼的时候更多,给国库增加收入,最好还能是不损害他们利益的,这可不容易,不是谁都能下定决心为此得罪人。
原本应该讨论的时间不了了之,这让近期的氛围有些沉闷,但好在留着短发的纨绔们很好的消解了这个问题,他们转而开始讨论短发算不算留头。
以甄楣的观念来看,这好像天然应该有答案,但在儒家盛行的时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更深入人心,通常在可以蓄发之后,头发最多就是进行简单的修剪,大部分时候都是留的长发,这才是留头。
而剃头,显然满人已经做出了示范,贴着头皮剃得光溜溜的才叫剃头,短发反而有些像守孝期间无法剃头的产物,偏偏还剪掉了辫子,这让短发变的难以界定。
甄楣手里卷着毛线,看着摘了帽子的胤禑,心里只觉得烦躁。
【就不能出个短发的选项吗?非得是剃头和留头二选一吗?你们要是愿意叫他满人特色式剃头不就好了!磨磨唧唧的,谁丑谁知道,你们这破辫子,后世拍戏都有人不愿意演!】
第68章 未婚妻(13)十五这孩子是不是太能……
因为甄楣鲜明的意见,大清君臣罕见的失语,那句拍戏没人愿意演更是击中了想要博名声的康熙,既然都能在戏里演大清,那自然也会有前头的王朝,对于如今剃发后发型与前朝孰美,他心里还是有数的,不至于盲目到认为把头上大部分剔成光的好看。
于是他顿时承认了短发不算是留头。
虽然没有正面肯定短发的地位,但起码短发也没有了政治风险,于是纨绔们更是不肯听从家中的劝阻,欢呼着干脆利落的剪掉辫子投入风潮,然后……
开始堵门让胤禑卖东西。
可怜胤禑只是个倡导者,工作都不是他做的,产量也不是他控制的,却要因此落得个耳根子难清净,最后他只得正式找了个地方招学徒开工坊,和内务府藕断丝连的进行合作。
内务府官员以为这是他预备给升爵的考验用,倒是大开方便之门卖好,半点不为难,“十五爷今后别忘了奴才们就是。”
更叫他百口莫辩的是,兄弟们上来说酸话,颇有些嫉妒的说他藏着主意,连讨好老二这种事情也做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