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嘞!”顺喜嘴上嫌弃,身体却很诚实,“那我就等着吃榆钱宴!”

事实上,苏锦召对榆钱并不熟悉。

她仅有的关于榆钱的知识都是从大厨房恶补出来的,大厨房的厨娘们说,榆树一身都是宝,榆树皮可以吃,榆树叶可以吃,榆钱可以吃,连榆树种子都是可以吃的。它们可以用来煮成菜汤,蒸成糕点,做成面食,还能酿酒做酱,据说上好的榆钱酱香气稳练,非常下饭,是民间不可多得的美味。

苏锦召是做酱的行家,她的飘香小院里便酿着许多酱,但因为没有做榆钱酱的经验,她理所当然的翻车了,本着在哪跌倒就在哪躺一会儿的原则,苏锦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榆钱酱,转而做其他美味。

榆钱绿中带黄,叶子扁扁平平,摞在一起层层叠叠,内层芽鳞的边缘具有白色长柔毛,摸上去怪舒服的,苏锦召摸着榆钱想了想,最后决定做榆钱窝窝头、榆钱丸子、榆钱蛋饼。

先做榆钱窝窝头:控干水分的榆钱放入大碗中,调入素油、香油、盐、自制十三香粉搅拌均匀。

碗中放入少量面粉,加入水,大力团窝窝头,将窝窝头揉圆之后再在屁股上掏个窝窝,放在蒸笼上蒸十五分钟即可。

制作好的窝窝头又圆又黏,绿莹莹的,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带来了浓郁的春日气息。

榆钱丸子同样易做:先将清洗晾晒干净的榆钱剁碎,放入鸡蛋、盐、自制十三香粉、葱花搅拌,搅拌均匀后放入面粉,利用虎口挤成半个拳头大小的丸子,放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用木签子签起来即可。

榆钱蛋饼的做法更为简易:榆钱用热水烫一遍,沥干水分放入碗中,磕入鸡蛋,调入盐,倒入面粉,慢慢搅拌成无干粉的面糊。

平底锅烧热,刷上一层豆油,将适量面糊倒入平底锅中,摊成面饼,小火烙至金黄后翻另外一边继续烙制,直至两面金黄,满是焦香后将榆钱蛋饼盛出装盘即可。

随便炒了两道素菜,凉拌了五香牛肉和猪肝后,苏锦召开始和顺喜吃朝食。

她和顺喜吃朝食的时间极晚,与其说是朝食,不如说是午饭,但不管她什么时候给顺喜开饭,顺喜总能狼吞虎咽地将她做出来的好吃的尽数吃光。

“阿姐,这个榆钱窝窝头好黏啊,哈哈哈。”顺喜手忙脚乱地啃着热腾腾的榆钱窝头,边啃边评价,“嗯!甜滋滋的,还挺好吃!阿姐,你快尝一个!”

“好嘞。”苏锦召便也拿了个榆钱窝窝头吃,窝窝头确实黏软,榆钱清甜清甜的,吃起来颇为开胃。

吃过榆钱窝窝头,苏锦召和顺喜又一人吃了一牙榆钱蛋饼,混合着蛋香气的榆钱口感更佳丰富,不似窝窝头那么黏,却依旧很软糯,吃到嘴里同样香喷喷的。

经过高温油炸的榆钱丸子香气更浓,丸子酥脆可口,比之肉丸子别有一番风味,撒一些椒盐或者辣椒面吃味道更好。

尝了榆钱,吃了五香牛肉和猪肝,苏锦召和顺喜一人躺在一张摇椅上,开始晒太阳。

无忧无虑的日子就是爽啊。

太阳落山前,苏锦召得到一个重大消息四小姐温玄篱回府了!

虽然一早便知道了四小姐要回尚书府的事儿,但苏锦召仍旧被忽然驾到的四小姐吓了一跳,转念一想自己不过是个下人而已,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即可,着实没什么好紧张的。

如此想着,苏锦召便又平静了下来。

快到暮食的时候,徐嬷嬷亲自来传话,要苏锦召做几样新鲜可口的菜肴送去养安堂。

苏锦召便知道白老夫人要好生招待自己的宝贝小孙女了。

这位温家四小姐不是别人,正是温云奕的亲妹妹,苏锦召自是格外上心,因不了解四小姐的口味,稍稍考虑了一番后,苏锦召决定做符合大众口味的葱爆羊肉、酸汤鱼、口福鸡、烤乳鸽、蒜泥白肉。

准备羊后腿肉、葱、酱油、黄酒、米醋、姜、蒜、盐、芝麻油、豆油;将羊肉切成薄片,葱切成滚刀块,蒜姜去皮,切成细末;起锅烧油,油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