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2)

,刘氏对韵秋说,“小孩子都这样,饿得快也睡得快,有时候吃着奶就能睡着了!”

东西里间门口挂着垂到膝盖的蓝色土布门帘好遮挡堂屋里面的视线,韵秋忙帮着刘氏掀开了西里间门帘子。

韵秋看到嫂子的屋里除了一张放针线簸箩的桌子和一口没有任何装饰的黑漆木板箱,就是堆在墙角的几袋子粮食,凑凑合合的,哪里像个才成亲两年的新里间的样子。

等刘氏把大宝放在了西里间的炕床上,三个人就去了外面棚子包饺子。做饭的棚子挨着东里间的外墙搭的,能从东里间的窗户看到里面的炕床上放了韵秋带回来的东西。

她娘和嫂子都说她们两个就尽够了,让韵秋在堂屋多歇歇。

韵秋哪里肯答应,“哪里累了?一路子都坐的牛车。我擀皮不行,饺子包的还不错,你们就让我搭把手吧!”

韵秋家的院子是用山上砍的树枝子围起来的,而且围的很大。

院子的西边有猪圈、鸡鸭棚子和一个茅坑,不过只看到十几只没长成的小鸡仔在院子里觅食。院子里其余的空地上,种的都是当季的蔬菜瓜果,一派茂盛的喜人景象。现在正是好时节,两架子黄瓜开着小黄花,一眼看去一扎多长的小黄瓜就提溜了十几个。豆角、辣椒、番茄和长茄子更是结的成串子。地上的小香瓜也有鸡蛋个大小了。那两行绿油油的嫩韭菜也到了要割的时候了。。。。。。

林氏从墙角挂着的一长串蒜辫子上拽了两大骨朵蒜瓣递给韵秋让她剥蒜瓣,而她自己走过去摘辣椒了。

再看看嫂子刘氏,已经麻溜地系了洗的干干净净的土布围裙在案板切起了细细的扁豆沫,韵秋就去灶台拿了个粗瓷碗,坐在了烧火的小凳子上剥蒜瓣。

一会儿,林氏用上衣兜了刚摘的辣椒回来,红的紫的青的都有。

厨房里有两个粗瓷的小面缸,林氏掀开右边的那个舀了瓢白面,就又要从左边缸子里舀一瓢红薯面。可她拿瓢的手伸进那个红薯面缸子又收了回来,又从白面缸里面舀了一瓢面,加了水在瓷盆子里面活起面来。想着,今天是闺女回来的第一天,全家就热热闹闹地吃顿白面皮的扁食吧!

这一切,韵秋都看到了眼里。看来自己猜测的不错,平时家里都是吃粗粮多些的,娘这是因为自己回来了才舍得做顿好面饺子的!

韵秋剥完了蒜瓣,那边刘氏也把切碎的扁豆沫搓进了木盆子里,从桌子下面的瓷缸里拿了一小块用盐腌好的肥肉和着今天买的鲜肉一起切成小块剁了起来。

原先韵秋还想着用一斤肉剁成馅管一家人吃,肯定是不怎么显得出肉来的。现在好了,这种腌过的肥肉出油的很,包饺子很出香味。

韵秋还记得小的时候,过年家里买肉总会多买些肥肉,林氏就会腌上一缸子这样的肥肉,保存的时间很长,一直能吃到第二年的夏天。

在乡下,几乎家家都这样。有些村子离集镇有一二十里路,临时有客人再去买肉不方便。再者,这种用盐腌过之后的肥肉特别入味。添客之后,炒上一碗油光光的腌咸肉,再煮上一碗几家腌制的咸鸡蛋或咸鸭蛋,往桌子上一端就是很有面子的待客菜。

等林氏调好了馅,刘氏也开始在面板上擀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