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韵秋知道要先把醒好的面团揉成一尺长的细条,用刀切成鹌鹑蛋大小的一块块,撒上面粉,再用擀面杖旋着檊几下,饺子皮就算是好了。只要有食材,她现在就能做几个稀罕的菜出来。可是,像擀饺子皮这种长时间练出来的真功夫她是没有的。

只见刘氏利落地揉团、切截、擀皮,三两下又匀称又好看的饺子皮就擀了出来。动作称得上是行云流水,熟练地不得了。

韵秋看到这很高兴,看她嫂子干活的麻溜劲,和她娘家娘王翠花的邋遢劲,可完全不是一路人啊!

林氏拿了个干净的锅拍,这种是乡下人惯用的蜀黍莛子用线纳成的,光滑不易粘破饺子皮。刘氏饺子皮擀的又好又快,供得上韵秋和林氏两个人包了。

包满了一拍子的时候,全哥儿跑了回来,手里还攥着两个大鸭蛋,“娘,朱大娘给的,说让我和大宝一人一个!”

林氏忙笑着说,“你可是又偏了你朱大娘的好东西,赶明儿记得要帮你朱大娘割些猪草啥的!快,找个碗放进去,明个蒸了蛋羹吃!”

庄户人家,哪家不是养一群鸡鸭,下的蛋不仅自己吃,还要走个亲戚或者去集上换些零钱买盐买油的。韵秋本来还以为家里的鸡鸭都去河边觅食了,可现在天都快黑了全哥儿也没有往家里赶,反而是朱大娘给了两个鸭蛋。

她猜测家里现在一只长大的能下蛋的鸡鸭也没有了。家里明明有那么大一架鸡棚却只有几只小鸡仔,她能想到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全部卖掉换了银子了。

天挨黑的时候,全哥儿已经烧开了水。林氏正端着锅拍往锅里面下饺子的时候大郎才回来。看样子是在河里面洗了个澡的,头发湿漉漉的,外衫也没穿,夹在腋下。

已经干完活的刘氏赶紧接了他的外衫放在木盆里,准备端去河边洗了。

林氏说她,“四娘快别去了,扁食马上就熟了,明个儿洗也是一样的。”

大郎也说,“就是,明个正好连这裤子一起洗。”

林氏又说她,“可不是,都进门两年多了还改不了这处处小心的性子。这不是在你娘家,就是后天再洗咱家也没人骂你的!大郎要是敢不讲理,给娘说,娘去收拾他!”

看到婆婆和丈夫的体贴,刘氏端着木盆讷讷的不知道怎么说出感激的话。

韵秋就走过去接了刘氏手里的木盆放在地上,“走,嫂子,咱们先去吃去!”,帮她解了围。

一家人也不用点灯,借着月光围在院子里的石桌子上美美地吃起了扁豆猪肉馅的扁食。

吃了一半的时候,屋子里的大宝睡醒了,刘氏听到哭声就赶紧把他抱了出来。

七八个月的小娃娃,已经开始在桌子上乱抓乱挠了。

林氏很开心,“哎呦,奶奶的大宝孙这么小就知道主贱了,可比你小叔叔强。全哥儿可是快一岁了才知道到处手贱学抓东西的!”

惹来全哥儿的不愿意,“娘,我怎么会那么笨!您肯定记错了!”

这些年韵秋在赵府跟着主子也算是尝过不少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的,可她还是觉得都抵不过今天一家人围在一处你一筷我一筷所挟的的饺子香。

作者有话要说:  扁食,就是饺子在北方乡下的本地称呼。

8说事

韵秋起身收了碗筷要拿去洗。

她嫂子刘氏看到了赶紧把大宝塞到大郎的怀里,挽了袖子死活把东西从韵秋手里抢了过去,说这些都是她干惯了的,以后都交给她就行了。

至此,韵秋心里暗暗舒了口气,看来她的嫂子还真不是她娘家娘那样难缠的性子,倒是个勤快能干又知道好歹的。

听那个王翠花的口气,是骂嫂子愿意卖了东西给小姑子赎身却不愿意补贴给娘家。

就是不知道她娘家娘怎么正好赶在今天来闹了这么一场的?

一家子在院子里纳凉,大郎对林氏说,“娘,明天咱开始点苞谷吧!”

林氏说,“可不是,要赶紧把苞谷落生啥的赶紧点上,过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