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康庆八年, 三月三十日,京城

今日放杏榜,一大早丈夫便出门去, 琳姐儿给婆婆问安, 哄了会儿养在婆婆身边的女儿,回了自己的院子有些坐不住。

父亲这一科, 也该中了吧?

琳姐儿的父亲曹延吉在家中排行第六, 人称曹六爷,祖父曹慷是二甲进士,去世的大伯父、二伯和四伯是进士,七叔曹延吉也是进士, 曹延吉便发誓,这辈子也要考个进士出来。

这一考,就考到了不惑之年?, 儿子?博哥儿都中秀才,曹延吉自己依然是个举人。

说?起来?,在书香门第世家大族里面, 谁学的扎实谁学的浅, 谁肚子?里墨水多谁是敷衍了事?,长辈和夫子?看的一清二楚。

用祖父的话说?,家里长子?最有天赋,亦下苦功,日后前途无?量。果不其然, 大伯父早早中了进士, 是父亲这一辈第一人。可惜天妒英才, 大伯父早逝,留下的长子?嫡孙涟哥儿是个不争气的, 儿子?都考过秀才了,也只是个秀才,放到诗书传家的曹家简直丢人现眼。

其他子?弟中,二伯是个有出息的,三伯四伯五伯相差不多,要看运气,父亲年?纪还轻,有机会,七叔是个刻苦的。

一年?年?过去,祖父的话得到了验证:二伯四伯中了进士,踏入仕途,三伯五伯时运不济,连考三次不成?,懒得再折腾,回到金陵做起富家翁;七叔已经中了进士,又选了庶吉士,父亲还在发愤图强。

天灵灵地灵灵,保佑父亲今科高中,自己在娘家、夫家体体面面,琳姐儿在佛龛中的一尊观音菩萨像前恭恭敬敬地拜了又拜,念叨“怎么还不回来?。”

仿佛听到这句话似的,外面响起脚步声,一个穿着紫色衣裳的年?轻人快步走?进屋子?,正是丈夫李林。

“琳娘。”李林脸庞带着喜色,上来?就叫她猜“你猜怎样?”

有好消息!琳姐儿立刻欢喜起来?,眉眼带笑,连声道“可算中了,爹爹一定高兴坏了,母亲不定多欢喜呢,快,叫人....”

叫人安排车马,回娘家庆贺去--这话还没说?完,李林就更?正她:“岳父没中,中的是六姐夫。”

六姐夫?媛姐儿的夫婿鲁惠中?

琳姐儿脸上的笑容凝固了:鲁惠中今年?才二十七岁。

七叔父已经是进士、庶吉士,六姐姐的地位在曹府、在祖父心里隐隐约约超过自己和五姐姐,如今鲁惠中又中了进士,六姐姐这辈子?富贵荣华是板上钉钉了。

怎么自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六姐姐也不过是个庶女。

只一瞬间,琳姐儿就把心底的艳羡、嫉妒和酸楚深深藏起来?,又是欢笑又是叹息:“怪不得祖父说?,考来?考去到最后,是看运气和主考官的喜好罢了,爹爹啊还得磨呢。六姐夫考得这么好,真是没想到,上回去了,六姐姐还说?,六姐夫这回是长长见识,没敢抱希望呢。”

李林年?轻,父亲是举人,离进士还远着,和鲁惠中素来?合得来?,不但不嫉妒,反而有一种“他今日能?中,来?年?我?也能?中”的坦荡和喜悦,连声道:“就是如此,你看看,送些什么做礼物?把书房里的端砚送过去,岳父那边,也得去一趟。”

琳姐儿嫁了人,虽同在京城,回娘家一趟也不容易,以前没孩子?,还能?用“求佛”的名义?出门,如今有了女儿,出门的机会也不少,继续求子?嘛。

琳姐儿更?是高兴,“相公,今日回我?家里,明日我?们再去六姐姐家里一趟好不好?正好探望六姐姐....”

上月传过来?的喜讯,媛姐儿第三次怀了身孕。

李林答应了,收拾一番备了礼物,夫妻俩去了曹府。

在琳姐儿看来?,父亲落了榜,确实是沮丧的(这回出了考场,父亲和祖父说?了半日题目,觉得有希望),六太太却没什么不悦的神色。

琳姐儿觉得不难理解:六太太四十来?岁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