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六姐姐每月给于姨娘写信,交给七叔,给金陵送回去,金陵那边写好了回信,交给府里的人带回来给六姐姐。
琳姐儿有点羡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年年尾,六爷带着两个哥哥回金陵,不单能?送信,还?能?捎东西回去。六姐姐手忙脚乱地准备东西,她?借花献佛,把六太太赏的宫花送给面都没见过的于姨娘。看着六姐姐感动的神?情,琳姐儿犹豫着,要?不要?也送些东西给吴姨娘?
还?是不要?了,六太太在家里呢,琳姐儿想了又想,退缩了。
翻过年,七叔把六姐姐嫁给了同年鲁常宁的侄儿,二十?二岁的举人鲁惠中;六爷六太太也给琳姐儿看好了家境殷实的读书人家次子李林,不比玉姐儿差,明面上的嫁妆和玉姐儿一模一样。
后半生?定了下来,琳姐儿卸下心头重担,像所有的待嫁姑娘一样安安静静在屋里绣嫁妆,跟着六太太探望有喜讯的媛姐儿,和回娘家的玉姐儿说悄悄话,聊着七房新?太太--七叔把小妾扶正,小妾还?是先帝贬斥、新?帝提拔的朝廷重臣家眷,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成了京城八卦。
康庆三年琳姐儿出嫁,婚礼前一日,六太太讲了夫妻之道、闺阁密事,琳姐儿红着脸坐在床边不吭声。六太太也疲了,叮嘱几句“早些歇着,要?不然啊,明日脸该肿了”,就回房去了。
琳姐儿松了口气,磨磨蹭蹭地洗漱更?衣,任丫鬟催了又催,却不肯睡,在西次间等了又等--等什么呢?
终于,院外传来动静,她?不由自主地三步并作两步到正屋门口,等来的却是吴姨娘的贴身丫鬟。
丫鬟捧来一个旧包袱,跪下就磕头:“姨娘恭贺七小姐,愿七小姐白头偕老,早生?贵子。这?里面是姨娘给小少?爷小小姐的衣裳,针线不好,请七小姐不要?嫌弃。”
吴姨娘....不来见自己最后一面?琳姐儿心情复杂地打开包袱,里面是粉红、湖蓝两套婴儿衣裳,颜色鲜亮,针线细密,怕小儿吞了扣子,衣袋用的是蝙蝠结,显然是用了心的。
没给自己个念想?一条帕子、一个香囊也是好的,自己小的时候,吴姨娘明明是做过的,做过很多,做的也很好。
琳姐儿不动声色地打发人下去,回到卧房,脸埋在小衣裳里面,无声无息地痛哭一场。
成亲之后,丈夫爽朗大方?,公婆和气,大伯子小叔子小姑子一大家子亲亲热热,琳姐儿心满意足。
成亲一年,琳姐儿没有喜讯,心里着急,表面不露出来,和丈夫恩恩爱爱。六姐姐分娩那日,她?最早到鲁家,等了大半日,欢欢喜喜抱着刚出世的孩子,“长得真漂亮”。
六姐姐喝了红糖荷包蛋,缓过些劲儿,告诉她?“我和母亲商量了,过过把我姨娘接来。”
琳姐儿愕然:还?可以这?样?七太太同意了?
七太太是小妾扶正的,不如正经八百的太太,可,可,七太太是顾重晖的亲眷,这?么没规矩的吗?
不不不,七叔比父亲正经的多,可靠的多,这?件事,七叔没反对,也就是说,一来七太太会做人,二来,七叔顾着六姐姐的情面。
琳姐儿默然。
果然,年底六姐姐的生?母于姨娘到了京城。琳姐儿和六姐姐亲近,无论哪个回娘家,都会告诉另一个,于是那一天,琳姐儿也回了娘家,见到了于姨娘:圆胖脸,腰身臃肿,头发像是染的,衣裳素素净净,头上的宫花,琳姐儿一眼?就认了出来。
眉目像六姐姐,琳姐儿心里评价,长得不如吴姨娘--不如当年的吴姨娘。
现在的吴姨娘什么样子?自己有多久没见过吴姨娘了?琳姐儿恍恍惚惚地。
没多久,琳姐儿也有了喜讯,年底生?了个漂漂亮亮的女儿。看着孩子白白嫩嫩的脸庞和花苞似的嘴唇,她?的心像年糕一样软软的,糯糯的。
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出生?的时候,吴姨娘有没有像自己今日一样喜悦?把自己送到六太太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