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反退了?”

“书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全国的外贸发展都是差不多的,咱们1100万的成绩在全省范围内已经能排进前三了。前几年,一旦有人提起搞外贸的话题,就会被某些人扣上卖国的帽子,那谁还敢主动提?”戴眼镜的中年人叹口气。

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圆脸老者敲了敲桌面说:“今时不同往日了,一味地否定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只会搞乱人们的思想,让外贸出口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

“书记,咱们是不是再等等看?”

“等什么?有什么可等的?发展对外贸易为国家出口创汇,哪里有错?今年二月份陈瑚岛那件事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如果咱们有足够的外汇,购买尾滑道渔轮去外海围捕,还会付出几十条生命的代价吗?”被唤作书记的老者继续道,“再说,我去省委开会,省里已经提出了‘突破中间,武装两头’的方针。这‘突破中间’的中间指的是什么?就是轻工和外贸!省里已经带头发展外贸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犹犹豫豫,不敢迈步子?”

其他几人沉默着没再反驳。

“老黄,之前让办公室负责筹备的外贸局,现在进展怎么样?”

“架子已经搭起来了,省里那边也已经通过审批了。”老黄顿了顿又说,“不过,咱们干部长期形成的,怕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心理定式真的挺难动摇的,很多同志认为与外国人打交道就是崇洋卖国。许多人不想来外贸局工作,觉得干不长久,组织部门从商务局和财政局调了几个同志过来,但大家的工作热情都不高。有些人还在背后说小话,说是来外贸局工作就是靠边站了。”

“外贸局长不是岑冠寿吗?他就没想想办法?”

老黄旁边一人接话说:“想了,但大家都没接触过外贸工作,全局只有他一个是在十年前干过外贸的。那么大一套班子,不可能全指望他一个人干活。”

圆脸老者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建议道:“既然大家不敢与外国人接触,那组织部门就从外事统战组抽调几个人过去,那些同志是常年与外宾打交道的。另外,我再给组织部推荐一位同志,这位同志名叫宋恂,是南湾县委外事办公室的主任,南湾最近不是一直申请开放进出口贸易嘛,这位小宋同志就是这件事的主要经办人。据我简单了解,他在外事和经济工作方面还是有些经验的,组织部如果没有适合安排去外贸局的人选,可以考察一下这位同志。”

??第 120 章

一栋带露台的小洋楼对项小羽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她甚至还没见过房子的真容,就已经在心里规划好如何使用那个露台了。

反复权衡再三后,两口子决定在礼拜天去市里实地考察一下。

从公共汽车上下来的时候, 延安还在因为没能骑上小车车出门嘚瑟而噘着嘴不高兴。然而, 看到先锋路上的一幢幢小洋楼后, 噘起的嘴立马收回,惊讶地张着嘴到处看。

宋恂伸手帮他把嘴捏上,而后与等在院子门口的吴科学招了招手。

经他引荐, 宋恂与房主老张相互认识后, 由老张引着他们进门。

“这栋房子是我们家的老房子,我就是在这栋房子里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