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临字,我结束后来检查。”他这样说着,转身大步离开。

被掀开又落下的竹帘小幅度地来回摆荡,谢奕瑕回过头来,用力瞪着鸟架上那只还无知无觉、叽哩哇啦乱叫的鹦鹉,恶狠狠道:“闭嘴吧傻鸟!”

--------------------

宫词嘛基本就是以深宫里宫女伶人嫔妃失宠后的哀哀幽怨为主题的诗,像什么宫词闺怨诗古代的直男诗人真的很喜欢写啊,好多有名诗人都写过,就不提其他大大了,李白就写了一百四十来首的闺怨诗,

文里那个“恰似君王唤小名”是朱权写的,就是朱元璋的儿砸朱棣的弟弟,宁王,也是带甲兵八万,战车六千,还有朵颜三卫骑兵,多次出塞进行友·好军事活动,是个战功赫赫骁勇善谋的镇边藩王,可惜被朱棣强行邀请组队一起做靖难主线任务,果不其然朱棣上位后把他一顿狂削,只好苦逼的寄情文学音乐,虽然朱权主要成就在道学琴曲戏曲上,但是他依旧坚持不懈的写诗抒发自己的怨念,怨念到什么程度呢?朱权流传至今的六十首诗,五十九首名字都叫宫词。

第36章 35

九月初一,朔望朝会。

朔望朝,顾名思义是每月初一朔日与十五望日进行的朝会,和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参加的常朝不同,朔望朝是朝谒君王的礼节性朝会,所有京官都需参加,根据谢奕瑕的理解,就和周一的升旗仪式差不离,比方说周二到周五要做操,但是周一只有升旗,那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也一样,只需要朝谒君王,不用和常朝一样行政办公,又比方说周一升旗仪式就是大家排队然后奏乐接着升旗,有必要的时候还有国旗下讲话,那朔望朝也一样,百官列队,仪仗奏乐,朝拜君王,有必要的话还可以献点祥瑞或者歌颂诗文,总的来说就是一项封建王朝提升官员思想境界、培养荣誉感、增强凝聚力、进行爱国教育的朝会。

不过对于现在的谢奕瑕来说,提升思想境界就提升思想境界吧,能出来放风就已经很好了。

自从中秋之后,郡王府的回事处接到了数之不尽的给太子的帖子,但是谢怀璧谁都没回,本着再忙不能误教育的原则,腾出手来就干了两件事,抓学习、抓学习和抓学习。

和当初谢怀璧容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偶尔与他不拘礼法的信口聊聊史政杂书不同,这次谢怀璧给他制定了强目标性的学习计划。

这些天,谢奕瑕上午练字一到两篇,从《论君道第一》抄到了《慎言语第二十二》,下午检查作业以及谈阅后心得,再进行《战国策》案例教学,留个体悟作业晚上回去想。

其中他觉得最日狗的三篇当属《论太子诸王定分第九》、《论教诫太子诸王第十一》、《论规谏太子第十二》,就问一个问题,李世民当儿子时事变杀太子大哥逼宫让爹改立他当太子监国,当爹时太子造反失败被发配充军,他教育太子的心得真的可靠吗???史评太子李建成“及王俱禀圣略”,结果被李世民黑成啥样了,谢怀璧就没有一点兔死狐悲的即视感吗?照谢怀璧当年精神霸凌其他兄弟的架势,要不是失心疯暗恋他的谢怀咎继位,换谁上位后都得黑他啊。

最尬的是他一个既没当过太子又没教过太子的人,要在太子本人似笑非笑的表情下与“说啊,说错了没关系”、“不是说得挺好吗”这样的鼓励中,尬谈如何教太子做太子……其羞耻程度简直就是公开处刑幸好他上辈子也经过应试教育洗礼,还算是个优等生,在阅读理解的题海与各种学校的演讲辩论活动中厮杀过。

半个月来,谢奕瑕感觉自己最大的进步就是面不改色闭眼瞎哔哔的功力更进一层,可喜可贺。

朔望朝的阵仗要更复杂点,规格上比常朝是高出不少的,但谢奕瑕作为一个老江湖,即使在东想西想,也不妨碍他混在大部队里排队脱鞋入殿、听听奏乐发发呆,直到皇帝入场,他又滥竽充数地跟着叽里咕噜地张了张嘴,算是行过礼了,然后大家各自跪坐回席子上,等皇帝发表点讲话大家商业互吹一番差不多就能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