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段意思是,宣帝严格检查,检查的再严格也会有遗漏,文帝推广精神,被思想感染沐浴皇恩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后面的说简单了就是你直接推行办法不给大家提升思想,那大家不理解你啊,你提升了大家的思想境界,再干实事,那大家就自觉响应了啊,既治标也治本就事半功倍了。
再直白一点就是,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又已经成形,百姓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哪有办法思考人生真谛社会问题呢?普通古代平民不能理解法律对人类社会有多大意义啦,你直接推行肯定有些人觉得你冷酷严格,先用怀柔仁德的方法让他们接受认同后就简单很多了。
高大上的说法就是先教化百姓,提升官吏思想水平,让他们沐浴皇恩,这样大家就有高道德高自觉,就能不治而治。
甚至谢奕瑕还注意到了谢怀璧的答案和“宣帝直接推行王霸之道不符合古代社会传统价值观”根本没有本质区别啊,就是换了个高大上的说法啊。
当然这倒不是谢奕瑕突然开窍金手指加身,而是在其他人或若有所悟,或揣摩不语,都研究思索其中道理的时候,他先知道了答案纵观古今,什么外儒内法啊,法治与人文啊,这些后人总结的精华他也是知道的,他也是学过历史和思想品德的!
至于谢怀咎感觉自己好像懂了好像没懂,不禁又再问:“请兄教我,何谓行实政立实心?”
谢怀璧看了他一眼,神情里倒是有些奇异的高高在上的怜悯了,唇边噙着一点微妙的笑意,赞了一个字:“善。”下巴也随之轻而缓地一点,启口洋洋洒洒漫道,“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今夫天,穆然不可测也,聩然莫可窥也。而四时五行,各效其官;山岳河海,共宣其职。人人沾浩荡普济之泽,在在蒙含弘广大之休。唐虞圣王之治盖至此乎?是则是效,用此道耳。故人君法天之治,日以志虑摄持于方寸;人君宪天之心,日以精神流注于堂皇。钦明兢业,议法考文,则威之所及,与雷霆而共迅;浚哲温恭,制礼作乐,则德之所被,与河海而同深。一时吏治修明,庶绩咸理,赫然中兴,乾坤开而再辟,日月涤而重朗。盖以实心行实政,因此实政致弘勋。”
以振玉敲金,冰泉激石之声,配一派高彻神姿,朗丽风仪,开口斐然成章,畅意如悬河倒倾淋漓,豁然煌煌。
众人听得见得,便为此景此言所震,细细体味起来,不忍分神,仔细揣摩之下又被其中所述理义所服,所绘理想而倾。
或有人抑扬顿挫复诵,或有人交头论理品评,或有人瞑目沉吟细思,亦有浑水摸鱼者跟风假装,还有咸鱼吃瓜者开始八卦太子当年,当然了,对于里面有没有托谢奕瑕保留意见。
不过他刚翘起来的尾巴也给亲爹震塌了,二百来字小议论文不打草稿张口就来,麻雀虽小还五脏俱全
以立论法论述,总分总结构层式渐进,先引论提出论点“上天创造人世然后托付给君王代理,所以君王统治权是天给的,那么就应该按着天的办法治理。”
然后本论论证阐述“上天庄严又深不可测,而万物各司其职,蒙受恩德,唐尧虞舜怎么做到这样的,就是用了学习上天的方法啊。”
最后总结观点“所以做皇帝要如何如何学习上天,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就能变得又威严又仁德,得获盛世。”
并且点题“这就是用实心推动实政,然后实政有成效的办法了。”
其中还蕴含了关于天道的运转,自然与人的哲学,又运用举例的论证手法,比喻拟人、排偶队仗、设问等等多种修辞手法,至于用词……谢奕瑕还在卧槽不明觉厉的水平上,但听一听人群里某某大人和某某大人以及某某大人吹出来的诸如“辞采庄丽,气势磅礴,格局高阔”、“识度不凡,鞭辟入里,言之有物,寥寥数字直道治国根本 ”等彩虹屁也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就两百字谢怀璧还夹带了私货,万物天育,君权天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