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面色严肃,“总之,今日这样的好机会必须动手。”

周平安真觉得他们魔怔了,郡主人过得好好的,非要带回去。如今京城被层层控制得水泄不通,就是把人掳过来了怎么带出城也是个问题。

但他也只能听命的应了。

因着猜中的实在太多,老板坐不住了,塞了几个铜板给幺娘叫他们换别地去,小本生意哪经得起这样折腾。

幺娘也就笑呵呵的把铜板收了,还把大人猜中了的灯都折半价卖给了老板。

老板不情不愿的给了铜板,便让他们赶紧走。

虞衡卿看着幺娘这时候都不忘了敛财,也是失笑。

幺娘拉着大人往另一边热闹的地方去,还有些失望道,“可惜冬天京城的河里结冰了,在江南还能放河灯许愿呢。”

街上除了到处是好看的花灯,还有不少卖吃食的。

虞衡卿给幺娘买了些。

她低头尝一颗糖炒栗子时,旁边人忽的就吵嚷起来。

原来是一个卖糖人的小贩和玩杂耍的大汉吵起来了。

大汉说小贩占了他的地方,小贩却说空口无凭。

这一闹居然打起来了。

虞衡卿不欲多事,转身带着幺娘往外走。

不料那两人打就打吧,那大汉竟是一气之下拿起砍刀要砍人。

一时间所有人都怕了,四散着要跑,偏偏人多,你推我攘一下就乱套了。

跟在暗处的护卫被冲散,着急推开人群寻找大人和姨娘的身影。

虞衡卿好不容易把幺娘护着出来,一向看着衣冠楚楚,官威肃穆的太傅此刻衣衫都有些凌乱,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狼狈的样子。

幺娘倒是没什么事,不过,她发现大人神色有些不好,便轻扯了扯他袖子问怎么了。

“护卫和我们走散了。”两人这会儿正在一处角落里,街上的秩序这会儿还乱着。

幺娘觉得没事,就是有些担心的望了望人群说,“挤成这样,要是有人不小心摔了怎么办?”

这种事不稀罕,虞衡卿之前也有顾虑这个的缘故。

这会儿人都来了也无事,便不想扫她的兴,就说,“咱们先在这等一会儿,护卫应该要不了多久就找过来了。”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年迈些的声音,

“见过太傅大人,没想到大人和姨娘也在。”

杨先生头上还有汗,一看也是刚从人群里躲过来的。

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再说这样的时候,遇上熟人不是什么难事。

虞衡卿调查过这杨先生,因此也无防备。

负手看向他,忽的问了句道,“你是幽州人?”

杨先生拱手一副惶恐模样,“老朽正是。”

左右这会儿无事,便闲聊一般的口吻说起,“幽州是齐阳王的封地,不知你可听说过?”

“自然,齐阳王是先帝的同胞弟弟,老朽还曾有幸一睹过尊容。”

幺娘对这个不感兴趣,她视线落在旁边一个小贩卖的花灯上,忍不住上手去瞧。

是一只做的很精巧的公鸡灯。

小贩见生意来了,忙招呼道,“客官买一个吧?便宜呢,只要二十个铜板!”

虞衡卿却是看了他们一眼便转过头继续问,“齐阳王在幽州百姓间声望如何?你可知晓?”

杨先生眼眸闪了一丝光亮的说,“齐阳王爱民如子,百姓都拥戴他,还为他建了生祠。”

颔首笑了笑,虞衡卿道,“看来老先生也对这位王爷很是敬仰啊。”

“不瞒大人说,老朽家原是外地的流民因遭了洪水逃到幽州去的,那里可比旁的地方好,荒地耕了就是自己的,每年上税也就什一而税。老朽对王爷可是感激涕零呢。”

这些事和虞衡卿查到的一样,只是这齐阳王的心思实在难以揣摩,不知他到底是归顺朝廷的,还是站在雍王那儿的。

正思索间,忽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