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她既然看开了,也得到幸福了,那就好。”

不想叫他知道其实自己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

“是啊,这样真的很好,我们都得到幸福了。原来,只要你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生活就会回报给你幸福,这句话是真的。”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你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生活就会回报给你幸福’。真是好句子啊!没想到,你们年轻人竟然比我们这些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看的还要明白通透。我们是妄为人父母啦!”

张艳梅万千感慨,不由得心头涌起一股当年我们也曾年轻的念头,一下子拉近了她与晚辈间的距离。放下做母亲的身段和骄傲,她向儿子和他的女朋友讲述了她和丈夫之间的恩恩怨怨。

第 50 章

张艳梅大学毕业时,父亲早已是地方政府的区委书记。可是在他们那个年代,不要说地方百姓,就是地方政府的官员们,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相较油田的职工干部都还算是低的。一个处级干部每月的工资也不过三四百元左右,当然,这只是单纯指的工资而言,其他的不能对外言明的就不能列入其中了。而以此论推,下面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小公务员的月收入会有多低,不必再说。

而且那时的HK居住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量也匮乏。可是那时的人们都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唯有一部分生长在家庭条件环境都优越的人们提前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意识到了这些缺陷,他们要求变求新,他们想要过上好日子。而那时能过上好日子的最好选择就是,男的娶个油田女职工,女的嫁给油田男职工,不管有没有文凭,那都是有福的象征,就更别提每年分下来的有文凭的大学生们会有多么的抢手了。

张艳梅就是在这股浪潮下经人介绍认识的乔建国。那时的乔建国虽然来自农村,可是身上却没有一点像是刚从农村出来的迹象,他文质彬彬,衣着干净整齐,谈吐举止皆表现的很有素养。张艳梅一见之下,立即为他倾倒。之前也有人给她介绍过几个对象,可是在别人眼里看来挺不错的小伙子,在她眼里不是穿着土里土气满口难听的地方语言,就是华而不实只会夸夸其谈,再不就是老实巴交一脚都踹不出个屁来。

张艳梅自身的长相和学历放眼整个区政府,在那些官员子女里面都是首屈一指的,再加上父亲又是区里的第一把手,傲气,苛求,眼高于顶在所难免。可是自从和乔建国交往以来,在他面前,她的姿态向来放得很低,甚至低到尘埃。

而乔建国对张艳梅也是照顾有加,柔情款款。在那时,最通用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谁家能够拥有两辆以上的自行车都已算是富裕的标志。可是乔建国却用省吃俭用积攒了六个月多的工资买来了一辆嘉陵摩托,可想而知,这在当时的小城会造成什么样的轰动。

他利用每个周末和他休班的空档,用这辆嘉陵摩托载着张艳梅到处兜风,去野外摘野菜逮兔子,去海边踩蛤蜊捉螃蟹。回来后再把这些新鲜的野味海货提到张艳梅父母家,亲自下厨掌勺,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

即便是张艳梅家里这些东西再不缺,可是她和他的父母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他们为能找到乔建国这样勤快能干、有眼色、还又有气质、有文凭的女婿而自豪。年轻的张艳梅在人前自然更加的昂首挺胸,傲气冲天,她感觉自己就是掉进了福窝里,像一位美丽的公主终于寻到了让所有女人都嫉妒的爱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乔建国和张艳梅终于结婚了。

两个人结婚那天穿的礼服都是张艳梅的父亲托人从青岛捎回来的,款式在这里独一无二。酒席摆了八十八张桌子,桌桌爆满,来者皆是区里的大小官员,临区的,还有上面市里的各位领导。就是设在本区的油田各个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也都很给面子的列席,那时的油田单位在地方上的地位要比现在的地位高的多,他们都能够出席,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一件事,乔建国的这个岳父能力非凡。这也就为他以后事业上的道路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