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是宁王主动让位,可谁都不是傻子,李隆基可是发动政变的核心人物,亲爹都是他扶上位的,这个太子之位是宁王不让就能留住的吗?

他们老李家的传统,可没有兄友弟恭这一条。

刘禹锡这会儿已经享受到了告状的快乐,见李隆基不好意思自己说,便主动帮忙,讲起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他不仅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扶持亲爹上位,后面还把太平公主和上官昭容都给杀了。有此大功,不让位给他,别说是太子本人了,就是皇帝和朝臣估计都睡不安稳。

武则天也没想到,李显和李旦这两个儿子并没有打起来,倒是太平这个野心勃勃的女儿牵扯其中,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

“好一个李氏子孙!”武则天冷笑一声,就欲起身,亲自教训一下这个小辈。

但椅子牢牢将她束缚在原地。

原来如此……想来,这样的场面,房间的主人早就预料到了,若是众人能随意行动,肯定会有人忍不住动手的。

察觉到这一点,武则天瞬间冷静了许多。

倒是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李隆基,忍不住悄悄挺直了脊背。

他本来是有些心虚、甚至有些害怕的,现在见房间不许互相动手,就陡然多了几分胆气。

他也开创了开元盛世,自认一生功绩并不逊色于李世民和武则天,之前没有张扬,是因为有安史之乱这个隐患在,现在既然都挑明了,反而不必顾忌太多。

谁还不是个唯我独尊的皇帝了?

??[298]番外二一 地府观影体(二):这是悬在所有皇帝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呀!

李世民其实也很想打人。

前面他还想呢,虽然武氏僭越神器,但是李唐子孙终究还是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是好样的。

没想到在座的居然没一个好东西!

一个是依靠政变上位,手段心性都不缺,最后却在志得意满中,险些被异族将领倾覆皇朝,一个临危受命,却折腾了六七年都未能彻底平定叛乱,还有心思搞什么储位之争,还有一个更厉害,战争还没打完,就已经在担心无法封赏功臣了!

为了郭子仪和马燧等再造李唐的功臣开凌烟阁,李世民没有意见,甚至与有荣焉。

但是把皇太子和宦官也夹塞在里面又是什么操作?

难不成他真认为自己是被宦官扶持上位的,所以感激涕零?

还剩下一个德宗,李世民虽然还不知道他都干了什么,但也实在很难相信他会是什么英明神武的君王,否则刘禹锡这个侍奉过他的臣子,不会对他毫无敬意。连续四代啊!

怎么会连续四代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

等等……李世民忽然反应过来了,这个新的凌烟阁有十三层,德宗却是在第十层,所以后面还有三个皇帝。

刘禹锡历仕四朝,但光是那个什么天元历就占了四十二年,看德宗的年纪,在位的时间想必也不短,所以中间那两个都是短命皇帝。

那就是连续六代了。

大唐这究竟是什么国运啊?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些不成器的子孙之后,李唐应该又出了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物只看这座辉煌宏丽的凌烟阁,就知道他治下必定国泰民安、繁荣富庶。

当然,这楼也有可能是搜刮民脂民膏建起来的,但如果是那样一位君主,刘禹锡又岂会是这样的态度?

李世民一方面是觉得后面还有盼头,另一方面也察觉到了椅子、或者说是这个房间对他们的束缚,遂也放平了心态,问道,“皇太子还留着也就罢了,那两个宦官应该移出去了吧?”

之前也就算了,现在他自己的画像可是也在凌烟阁里的,想到那两个宦官,就浑身不自在。

要是什么精忠报国的人物也就罢了,英雄不问出处,偏偏是那等阴毒小人!

李世民想到这里,忍不住又给了德宗一个眼刀。

代宗能做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