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当李吉甫的孙子的孙子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想法肯定不会还跟现在一样。……

这几年,报纸和杂志在长安城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

玩家本来也没有搞什么技术封锁,只要掌握了印刷工艺,办报纸杂志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除了丽正书院主编的几份杂志和《故事报》、中书门下主办的《大唐邸报》、察事院主办的《一周要闻》和秘书省、翰林院各自主办的文学报纸之外,长安城中还有数种报纸,有商人联合开办的,也有文士们自己闹着玩的。

这些报纸未必是日刊,有些甚至不定期,但是总归是很繁荣的。

这么多种报纸,自然也培养出了相对成熟的市场。

有人每天订报,也有人不识字,或是不喜欢自己看,就喜欢到茶楼酒肆去听说书先生念报纸。

所以虽然经过了几次扫黄打非,如今的茶楼酒肆已经不再提供歌舞表演和劝酒、陪酒等业务了,但生意却没有受影响,反而更加兴隆了。

一般来说,大众最喜欢的,除了《故事报》,就是几分会刊载市井奇闻和绯闻八卦的报纸,但长安城毕竟是天子脚下,百姓们对于国家大事也是很关心的,所以朝廷若是有什么动向,他们也很有兴趣了解。

有需要就有市场,所以《大唐邸报》和《一周要闻》虽然并不对外发售,只发放给朝廷官员,但是几乎所有的报纸都会转载上面的内容,做一番政策分析和点评。

所以,邸报上刊登了一篇宰相催婚皇帝的文章之后,立刻就风靡整个长安城,并逐渐向外扩散。

一开始大家只是看热闹。

毕竟催婚这种事,太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了,大家都能代入。想到就连皇帝也免不了被催婚,自然会生出一种亲切感,以及一点幸灾乐祸的坏心思。

然后是感慨雁来择偶标准之高择偶标准这四个字,也是雁来说的。

不过对于这一点,大家倒是都可以理解甚至赞同,毕竟雁来可不只是大唐的皇帝,她还是天人,是神女在人间的化身,能配得上她的,自然也不会是凡夫俗子。

能够达成这样的效果,自然是因为文章写得太好,不仅幽默诙谐、轻松惬意,而且还铺陈得当、分析入理、逻辑严密,很有说服力。

这样一篇文章,当然不可能是雁来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