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不满意,许出去的承诺也不能收回,对神策军的考验当然也还要继续。李纯只能安慰自己,就当是千金买马骨,先把班底定下来,以后慢慢替换就是。
好在神策军中混子虽然多,但上限也不低,又试了骑射、相扑几项,剩下来的人还是凑足了二百之数,没有丢人到家。
李纯憋着一股气,带着这些人回到紫宸殿,将他们安排好了,这才转头对俱文珍道,“朕知道,神策军现在这般,怪不得你。”
俱文珍利落地跪了下去,泣道,“大家明鉴,臣战战兢兢,不曾有一日懈怠。”
李纯又叹了一口气,“可是朕的禁军,总不能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他顿了顿,见俱文珍没有反应,又继续道,“欲让各地驻军举荐勇士,一部分充入内卫,守备宫禁,一部分就交由宦官统领,负责监察百官、刺探消息等事,卿以为如何?”
俱文珍听见皇帝还要继续用宦官,虽然收回军权,但又给了他们其他的职责,甚至直说是“监察百官”,一时心内震动,既有大势已去的悲凉,又有宦官仍然有立足之地的庆幸,百味杂陈、难以言述。
最后只能深深地朝皇帝下拜,“陛下隆恩圣德、英明决断,此举定能一洗沉疴,万象更新。”
长安,不,大唐的格局要变了。……
雁来还不知道,李纯在玩家的刺激下,一把子将东厂和锦衣卫都搞出来了,她正在一边赶路,一边关注于阗那边的进展。
玩家兵分两路,包围了吐蕃在西域的剩余地盘,取得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驻守在鄯善和且末的节儿,都是论洛丹那一战之后,才重新调动过来的,但是安西军天兵的大名,他们是早就如雷贯耳了,一直提心吊胆,就怕玩家哪天打过来。
就算三方正在商议会盟,那也不是绝对的保险,毕竟趁着商议会盟期间对方没有防备搞偷袭这种事,吐蕃也干过不止一次。
不过雁来去了长安,这事他们是知道的那几万人的队伍,也根本没有掩饰行踪的意思。
自从她走了,吐蕃将士们吃饭更香了,睡觉更甜了,都盼着长安那边赶快将会盟敲定,那安西军就是再不讲道理,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开战了。
最好是等他们干完这一任,安安稳稳地升迁或者调动之后再打。
然而事与愿违,前几天他们收到于阗节儿尚格列的书信,说是有几个于阗逃犯往这边来了,让他们设法拦截,能抓活口最好,抓不到也一定要把人全部杀死。
当时他们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所以也没多想,将事情吩咐下去就忘了。
但事情没办好,跑掉了一个人。
而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那是于阗王尉迟健派出的使者,去安西军求援的!
两人真是吃了尚格列的心都有了。
要是早知道是这么要命的事,他们要么根本不会参与,要么就直接斩草除根,怎么都不至于闹成现在这样。
但后悔也来不及了,两人只能立刻调动手中的军队,做好防守准备。
所以玩家过来一看,嚯,对面真上道,大军还没到呢,他们这边的军队都已经调动完毕,城门紧闭,如临大敌。
这就比较尴尬了,因为玩家来得太快,没带什么辎重,自然也没有攻城器械。而这一带的环境比龟兹、疏勒那边更荒凉,几乎没什么树木生长,就算想现场制作也找不到材料。
而且城里的人也很懂,不等玩家发起攻击,就先派了使者出来,好声好气地表示:咱们两边正在会盟呢,那关系是很好的,你们突然打上门来,是不是出了什么误会?要不咱们坐下来谈谈?
误会是没有的,谈谈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多玩家,就算一开始是为了救于阗王来的,但人都已经到了这里,怎么可能空手而回?
这一仗非打不可。
不过这回对方反应太快,没来得及捂嘴,那这个话术要怎么圆,就需要考虑一下了。
所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