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俱文珍也只是谨慎地侍奉在侧,不过走着走着,他忽然觉得这条路有些熟悉宫城内的夹道虽然是为了方便皇帝游乐才修建的,但平时反而是宫人内侍用得更多,而现在这条路,就是俱文珍常走的。

再往前一些,就是神策军的营地了。

神策军原本只有万人左右,但之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扩编,如今已经有了十几万人的规模,蔚为大观。

这么多人,当然不可能都驻扎在皇宫附近,事实上,这支名义上只负责护卫皇城的军队,不仅驻扎在长安城各处,畿内和关中各处要塞也都分屯有神策行营,以护卫京师安全。

所以真正留在长安的,仍然只有万人左右。

由俱文珍这位左军中尉直接领导的,就是驻扎在皇宫西北面的这五千人,他当然要经常过来巡视。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皇帝对神策军心生不满,俱文珍也正在着手整顿军纪,来得就更多了。

眼看皇帝走到这里,俱文珍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不是皇帝兴之所至,他就是冲着神策军来的!

果然,到了地方,皇帝就停住脚步,笑道,“不想竟走到了这里。朕听闻,卿近日都在整顿神策军,想来已有成效,正好让朕一观。”

俱文珍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惶恐地表示自己做得还不够,然后将皇帝请了进去。

从代宗之后,年年都要厚赐神策军,尤其是新皇即位,必定会大行犒赏。但是皇帝亲临神策军营地,却还是头一回。一时之间,整个营地上下都沸腾了,得知皇帝要阅兵,更是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脱颖而出。

其实神策军中并不是没有能战、敢战之士。

贞元年间,在李泌的主持下,神策军收编了不少失地的藩镇军队,又兼并了京畿和关内的驻军,更是将因为陇右失陷而滞留长安的安西、北庭军士尽数编入神策军,而这些全都是战力强大的边军。

但是这些军队,都被打发到外地去了,留守长安的这支神策军,在多年优渥生活的腐蚀下,早已军备废弛、糜烂不堪,就连军士,要么是军二代、军三代,要么是托关系或者花钱混进来的富家子弟,根本吃不得苦。

不过多亏了俱文珍这段时间亲自盯着整改,现在的神策军看着倒也有些模样。

演练了一回,李纯还算满意,让人发了赏钱,然后又亲自走到台前,宣布将会从左右神策军中各遴选出二百勇士,充作皇帝的内卫。

下面的军士们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顿时都鼓噪起来,一个个兴奋至极。

站在皇帝侧后方的俱文珍,却是面色微白。

他终于明白李纯到底想干什么了。

皇帝已经不满足于让亲近的宦官掌握军队,他要自己上了!

说起来,李纯这还是受了天兵的启发。

天兵行事无忌,却谁都奈何不得他们,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想逼得他们直接掀桌子,所以只能忍让。

忍字头上一把刀,李纯对着这把刀的时间久了,反而一下子通透了。

武力确实是个好东西,前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他也拥有了掀桌子的能力,跟拥有天兵的雁来坐在一张桌子上,才不会心虚。

既然文臣、武将、宦官都不可信,那他就自己来。

最妙的是,李纯发现,一旦自己手握军队,那就彻底跳出了原本被文臣、武将和宦官辖制的局面。只要他们不想逼得他掀桌子,也只能妥协和忍让。

所以今天的事,虽然是受天兵的刺激,但确实不是一时兴起,李纯已经在心里谋划许久了。

他终于站在了这里,那就没有任何人能阻拦。

俱文珍也确实没想过阻拦。

要是早知道皇帝有这样的心思,他一定会想尽办法阻拦,甚至极端一点,再换个皇帝都是可以的。虽然那肯定会很麻烦,后续的发展也将不再由他俱文珍来掌控,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帝挖掉宦官的根基。

但现在已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