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忽然笑了。

她从随身小包里掏出一只棒棒糖,询问孩子的母亲,“可以吗?”

年轻的妈妈似乎有些意外,脸有些歉意地微微发红,但还是感激地点点头。

林曼把糖果递给正在嚎啕的小孩。

对方立刻止住了哭泣,颊上还带着晶莹的泪花,眼睛里却绽开了笑意。

孩子的父母教导他跟林曼说“谢谢”。

林曼弯了弯眼角,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看那小家伙此时在爸爸的臂弯里,嘴里含着甜甜的糖果,眉开眼笑。

年轻的父亲,正把一个轻吻,落在宝宝的头顶。

棒棒糖是林曼临走前,她的继母许若兮硬要塞给她的。

飞机起飞降落时周围的空气压力骤然改变,不免带来恼人的耳朵胀痛。

虽然林曼自己带了口香糖,有一样的作用,但还是微笑着接过了许若兮递过来的糖果。

许若兮一直对林曼很好,是那种极力为了平反迪士尼恶毒继母形象的好,有时不免有些用力过度、矫枉过正。

又比如,除了棒棒糖,她还在送林曼登机前悄悄塞给她一张银行卡,一边红着眼圈说,“女孩子自己在外面,该花的钱别舍不得,不要委屈自己。”

林曼知道她并不是装的,同时也知道,那银行卡里也是她父亲的钱,正大光明地花在自己身上,他也不会心疼。

不过,她当然不会挑明,只是使劲抱抱许若兮,微笑,“嗯,谢谢许姨。”

我们习惯了被教育为满足他人的期望,即使在某一时刻感到自己被限制拖累了,也不敢去动用破坏这种期望的能力让自己快活一些。

自己的厌烦算什么呢,至少身边的每个人都因自己的周全而开心,或者说没有点燃坏心情。

从未让任何人失望,那么自己就不会陷入任何麻烦吧,甚至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爱,不是吗?

这样获得安全感,便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

这种感觉,林曼频频在许若兮身上看到过,在自己身上也看到过。

可能唯有去世的亲生母亲,异于她们。

母亲的故事被他人讲述出来,仿佛传奇一般。

故事中的女人就像是一株妖冶却危险的野生植物,喷出凛冽毒辣却诱惑美丽的汁液,不为了取悦任何人,只是自我的欣赏。

林曼有时想:这真让人嫉妒呢!

二. 蝴蝶刺青

林曼刚刚离开的城市,是她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

超过两千万的人口聚集在一起,每个人每天都在努力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街上总是匆匆忙忙的行人,耳边是嘈杂不断的电话声,对话声,皮鞋声,衣服的摩挲声……

所有的人都忙忙碌碌,一贯如此。

没有人会注意到身边的人是谁,多了一个还是少了一个。

一阵气流袭来,飞机剧烈抖动。

每位旅客头顶上安全带指示灯瞬间点亮,满机舱里马上响起了扣安全带的“叭、叭”声。

邻座的女孩突然抓住林曼的胳膊,还带着稚气的脸上露出了惊慌的表情。

林曼拍拍她的手,“没事儿,低压气穴而已。”

她抽回手,拉了拉被那个女孩碰歪的手链。

一条串珠的多层手链,设计特别的手工品,宽度正好,刚刚能盖住她左手腕上的刺青。

那是一只用极细的割线勾画出的蝴蝶飞舞侧影,复古的淡彩结合打雾的设计,满满的清新文艺风格。

恰到好处地藏起了下面有些狰狞的疤痕。

-----

母亲葬礼那一天,是个温暖的冬日午后。

遗像中的女人,一身米色的长裙,绾着发髻,娴静美丽,却陌生。

还在林曼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

她看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极致矛盾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