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也好,省得她整天没心没肺的胡闹。
这次连萧沂都狠得下心了,身为世家子,从小看惯了各家夫人的争斗,世家夫人的争斗可不光光仅限于家族内的争斗,有些甚至会涉及朝堂政事今天一定要给小妹让她牢牢记住的一个教训,不然以后有她哭的时候
从萧珣书房出来,萧源连自己院子都没回,直接被送到了家庙里,看着家庙里整齐干净的铺盖,烧好的热水,等候多时的玉珥、灵偃,厚厚的一叠纸和卷成长长长数卷的萧氏家谱,萧源顿时觉得自己浑身都疼了,爹爹和哥哥们,分明就是挖了坑,让自己跳啊萧源叹了一口气,认命让丫鬟磨墨,抄家谱,这次爹是铁了心要罚自己,找谁求情都没有用的
萧珣对女儿前所未有的严厉惩罚的行为惊动了大长公主、长公主,甚至惊动了顾家的萧老夫人,更别说当初萧源出萧珣书房的时候,那红红的眼,是很多人看在眼里的。这下萧珣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三名长辈,三个让萧珣头疼之极,偏又无可奈何的女人,轮着把萧珣喊过去责问。长公主还好,问清楚后,默认了儿子的举动。大长公主和萧老夫人那边,萧珣无法细说,只能灰头土脸的任两人狠狠骂了一顿。
尤其是自己的岳母大人,让萧珣尤为头疼。萧老夫人在命令萧珣把女儿出来无效后,就开始哭,哭自己教养不严,导致外孙女要受如此惩罚,她从今天开始要面壁思过吓得萧珣只能跪在地上求姑姑放了自己。
幸好自己的岳父兼姑父顾雍是明理的人,安抚了萧老夫人,还和声安慰了萧珣一番,对他又当爹又当娘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歉意,要不是自己女儿早逝,他一个大男人也不需要如此费心教导不懂事的小女儿。又含蓄的指出,孩子的教育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自家小外孙女身体弱,家庙环境过于清苦,不如把她送到顾家来,由他老人家亲自监督小外孙女抄写家谱,保证完成迅速且质量又高。
萧珣热泪盈眶的向善体人意的岳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坚定的认为,养不教,父之过,女儿的教育还是由父亲来比较好。萧家家庙的环境是清静,不是清苦,女儿在里面吃好穿好住好,已经胖了一些,他也会一直派人进去关心女儿的起居住行,保证不会让女儿受一丝委屈。翁婿两人探讨一番后,最后达成协议,让萧源的表兄顾熙在萧泽的陪同下,代替思孙心切的萧老夫人进去探望下萧源。
萧家的家庙面积不大,除去前面正厅,后院只有一个小厢房,院中种了一株高高的榆钱树。顾熙同萧泽进去的时候,就见萧源托腮仰望着榆钱树发呆。
“元儿”顾熙大步走到萧源面前,“在看什么”
“没什么。”萧源转移了视线,总不能说她穷极无聊,在想榆钱饭到底好不好吃吧可惜现在不是榆钱开花的季节,不然就可以尝尝了,“大哥、表哥,你们怎么来了”
“过来看你抄的如何了”萧泽含笑摸了摸妹妹的脑袋,见摊在石桌上的家谱,笔迹端正,一字不苟,就知道小妹是花了心思再抄写,他望了顾熙一眼,“你们先聊,我看看你这几天的作业。”说着他先进了萧源的书房。
“你怎么能来这里的”萧源让顾熙坐下,给他倒茶。
顾熙望了一圈,见只有两个丫鬟伺候萧源,不由心疼,“怎么不多带几个丫鬟进来”
“这么小的地方来这么多人干嘛”萧源说,“人都住不下了。”
顾熙叹了一口气,“你受苦了。”
“这有什么好受苦的。”萧源轻笑摇头,她这算受苦的话,那外面大部分人都别活了
“我要去副都上国子监了。”顾熙柔声说。
“真得这么快”萧源颇为惊讶,大秦有国子监和太学两个最高学府,太学基本上是寒门仕子上学的地方,仅仅是读书而已,一般不能直接当官;而国子监的学生大多是士族子弟,可以经明经策试直接入仕,是故很多人都称呼国子生为“国胄”或“世胄”。
“我也不小了,开年就十三岁了。”顾熙苦笑一声说,“阿茂大哥十三岁的时候,已经跟着姑父满大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