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暗暗叹气,要不是为了这傻丫头,他何必对自己的庶子女、姬妾用这种麻烦的手段其实他一开始根本没把这事当回事,孩子长大了,难免会有自己的想法。年少气盛有些冲动也是难免,这对庶子女也是家族花心思养大的,调、教的好,总比隔房的亲。经此事后,元儿和萧妙瑜的情分也能彻底断了。
有私心他不在乎,有所求才好掌握,难掌控是无欲无求的人,不过这个世界上能有几个无欲无求的人给个教训让他们牢牢记住他们现有的一切都是他给予的,他随时可以收回去就行了他也不愿意女儿太难过。萧珣想法很冷酷,但也是现实,在两位嫡子都成才的情况下,庶子女对他来说本来就是半仆的存在,嫡庶不分只会引起家族内乱。
真正让萧珣生气的是,女儿居然会听一个丫鬟话,脑子都不动,就急匆匆的赶过来求情了其实这些事本来也不是应该他来教女儿的,奈何妻子早逝,祖母和母亲是公主,有皇家撑腰,她们自是可以什么都不想,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岳母只知一味疼爱,认定元儿嫁入顾家后,在自己的保护下,绝对可以无忧无虑。
岳父倒是可以教女儿为人处事,但这种事岳父比他更不好开口他只能亲自上阵了,教养女儿果然不容易啊不过女儿后面没给庶子女求情,萧珣心里还是欣慰的,果然在女儿心里还是自己最重要
“是。”萧源乖乖的点点头,爹爹还是疼爱自己的,不然不会特地花了时间教自己。
萧珣见爱女被自己训的满脸惨白,要哭不哭的样子,差一点又要心软了,但想起这丫头也不小了,总不能一直这副样子吧他心疼女儿,可到了夫家,公婆妯娌不可能这么疼她,仆人也不可能像萧家下人那么伺候她遂板着脸问,“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
“知道了。”
“那该不该惩”萧珣问。
“该。”萧源乖乖的点头。
“很好,从今天开始,你进家庙开始抄家谱,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出来。”萧珣说着他对女儿的惩罚。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昏礼这个问题,我一直忘了,这里解释一下,先秦汉时的成亲,是于黄昏举行,故称昏礼。那时候昏礼并不是很热闹的礼仪,比较庄重。文里萧家是士族,前汉就流传下来的大家族,成亲都是用周礼的,所以我用了昏礼,而不是婚礼
新娘穿的也是有黑边的纯玄色礼服,没有所谓的大红的凤冠霞帔,也没有后世的头盖,魏晋时候有用扇子遮脸的习俗,有个叫却扇诗的部分,就是新郎念诗让新娘取下脸上的扇子
古时并没有“婚”字,是到了后世才开始有的
60家谱
家谱萧源原本被父亲讯得惨白的脸一下子红了,泪意全被吓飞了,略略上挑的凤眸一下子睁圆,她尤带一丝希望的问,“爹爹,是从曾祖父开始的家谱吗”
萧珣双手环胸,同萧源相似的凤眸一挑,“那叫家谱吗”
萧源脸一下子绿了,她之前说错了,呜呜爹爹肯定不爱自己了萧家一般对外自称,萧家起源追溯汉初宰相萧何,但自从她不知道几辈的祖宗当上皇帝后,一日闲得x疼的时候,为了让萧家的家族更显牛叉,下令让一群文人继续给萧家继续往上找祖宗,越古老越好。(w-w-w.feisuxs.c-o-m)那些文人受了命令,自然是卯足了劲为皇室服务,引据论典,最后决定萧家家谱上第一个祖先是上古圣君商汤然后是微子、微子的孙子
萧氏承传近千年,代代相传,虽说庶子大多不入族谱,可这么多年下来,族谱有多长可想而知,迄今为止,萧源姑娘的身高还没有超过族谱摊开来的长度萧家的弟子犯错,家长基本上都是罚他们抄写族谱的萧源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样的惩罚呢想起几个哥哥小时候抄家谱时痛苦不堪的表情,萧源顿时在想,不知道现在找曾大母求情有没有用
萧泽、萧沂同情的望着妹妹,家谱他们都抄过,中个滋味他们怎么不了解不过比起他们有时间、质量限制的抄,显然元儿要轻松多了,反正这丫头这几天也玩疯了,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