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公解下腰上的玉佩递给温荣:“温家小哥儿,收了我的礼,赶明儿可得给我刻套竹筒杯!你的手艺如今金贵着,我都抢不着咯!”
温荣很是好爽地拍拍胸脯:“容家祖父放心,包在我身上!您喜欢什么式样的就言语一声,我定好好刻了送过去。”
温茹茹听得“祖父、祖母”的就面上一红,但也没忘向长辈行礼道谢。
温苒苒看着宛若财神般的国夫人弯了眼睛笑:“容祖母快进去坐,我今早刚熬的芋头红豆小圆子,正好吃些暖身。”
国夫人见喜眉笑眼的小娘子如此体贴,连连笑着点头:“那感情好,我正想着苒苒的手艺!”
温老太太乐呵呵地把人往院里头请:“快进快进!”
两家并在一块儿,说笑伴着进了门,洋洋洒洒十几口人,瞧着很是喜庆。
卫国公一家刚坐下,温苒苒就端着热腾腾的红豆芋头小圆子进来。
国夫人本不觉着饿,可甫一瞧见那红亮浓稠的红豆芋头小圆子瞬时有了胃口。
一口热滚滚的红豆沙下了肚,冷着的脾胃立即舒坦了不少,那华贵非凡的老妇人眼睛也瞬间亮起。
这红豆熬得十分细腻绵密,舌头一抿便沙沙地散开,口中满是微甜的豆香。再配着粉粉的芋头,糯糯软软的小圆子,豆子香、芋头香以及醇厚的糯米香气尽数融合,格外浓郁香醇。
国夫人紧接着又吃了两口,捧着那淡绿莹莹的瓷碗不禁感叹:“也不知苒苒这孩子是怎么做的,普普通通的红豆沙经由你手都变得不普通。我也算是吃过不少好东西了,可苒苒你做的吃食总让我觉着从前是白吃了。”
“不白吃不白吃。”卫国公抹抹嘴笑道,“正是因为有陪衬,才更能体现苒苒厨艺的精妙绝伦之处。”
温俊良想起厨房里头煨煮着的东西咧开唇角:“更精妙绝伦的现下正在灶上,三丫头光是材料就备了七八日,又是泡又是炖的,前儿夜里就炖上了,很是费功夫!”
“原这般费功夫,怪道我今日来时见着不少人隔着院墙往里望。”国夫人不禁感叹。
温苒苒笑道:“待会儿就能吃了,您二老可得多吃几碗!”
“好好好!”国夫人被这一群孩子围着哄,多年冷清的心也都暖了,“正好,趁这功夫快去瞧瞧我给你们带的年礼!”
温老太太赶忙摆手:“老姐姐怎这般客气?没得惯坏了这群猴崽子!”
“好容易辛苦一年才有了今日的光景,拿些小玩意儿给孩子们热闹热闹。”国夫人乐呵呵地命人将箱子抬进来,拍拍温茹茹与温苒苒的手,又一并张罗着温荣与温家三房六个大的去瞧。
温俊良一愣:“啊?我这么大年纪了也有啊?”
国夫人被他逗得一乐:“自是有,管你们多大年纪,在我眼里都是孩子。”
卫国公拍拍老妻的肩膀,如今她也算是享着儿孙之乐了。
卫国公府的仆妇们麻利地开了箱子,温茹茹见着那穿着玉石金饰的磨喝乐眼前一亮,惊喜地抱在怀里,红着脸回头去瞧国夫人。
国夫人笑着道:“听晏哥儿说茹茹喜欢磨喝乐便寻来一个给你玩耍。”她说罢,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自家孙儿道,“那上头的衣裳首饰都是晏哥儿找老师傅制的,我瞧着好看也给你备了套一样的,就在左边的箱子里。”
温茹茹转眸看向容晏,一对小儿女对视一眼又赶忙挪开目光,双双红了脸,众人看着都忍不住抿着唇笑。
温苒苒从箱子中扒拉出来几本菜谱、手札,她翻了几页,越翻越熟悉,越看越心惊:救命 !这不就是师父经常念叨的祖师爷的菜谱和手札吗!
她前世只见过师父手中的残本,没想到如今兜兜转转,竟又到她手里了!
她捧着菜谱,激动得微微发抖,恨不能当即摆个香案把这后世已经失传的菜谱和手札给供上,再磕几个响头。
那头只听得温荣“嚯”的一声,跟温正良捧着套刻刀满面惊喜,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把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