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吓了一跳,却发现是儿子赵秋月。
“月哥儿,你怎么起来了?”王氏过去想扶赵秋月。
赵秋月自己倚在了墙边,冷笑道:“说你们目光短浅,瞻前顾后你们不信。从前让你们变卖家财供我去县城里读书你们不肯,害我在群英书院里蹉跎,一直未得功名。如今又有了发财的机会,你们倒是又犹豫起来了。”
“你们不会真以为,赵三娘不是我亲妹的事,没人知道吧?你们要是不说,就我去说。”
赵秋月知道这件事是在三年前。偶然有一天他悄无声息地回了上溪村。
那时候家里就只看到爹娘。他正巧听到爹娘在盘算大姐和三妹的亲事。
大姐是亲生的女儿,嫁妆自然丰厚。三妹不过是捡来的,要什么嫁妆,随便找个出得起彩礼的打发了就是。
他也是从那时候起知道了爹娘这些年一直偏心的原因。但赵秋月对这些事并不关心。亲生不亲生的又如何,一个人只有对赵秋月的仕途有助益,才值得他多看两眼。
如今一百两银子摆在眼前,赵秋月如何能不心动。
王氏赶紧去关门,拉着赵秋月坐下:“你小声些。你以为你爹娘是蠢的,不知道一百两银子的好。他们是那死丫头的亲姨亲姨夫,若是知道我们这些年怎么对三娘的,又让三娘替嫁,认亲后还不得找我们的麻烦?”
赵秋月冷笑:“这还不好办,就同那两人说。赵春花就是她妹妹的孩子。我大姐眉目间和那妇人还是有两分像的。虽说年龄对不上,编个生辰八字又何妨。他们既然出得起一百两,家里必定大富大贵。我大姐认亲后再好好哄着他们,我们赵家何愁将来。”
赵龙吃惊地听着儿子的盘算。
他们家当初收养赵三娘,其实是有缘由的。
赵龙和王氏去走亲戚路上,恰好路过渠水河边的河道。那时候四下连个鬼影都没有。王氏本来想直接拉着赵龙走人,谁知道两人发现了散落在赵三娘旁边的金饰闪着的光。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把两人激动得背过气去。只见赵三娘身上揣着一堆金银饰品和一封血书。那血书上写道,若有好心人肯照顾这孩子,这些金银都可以送给他。唯独一块印字的银锁,是他们和孩子相认的信物,务必在长大后交给孩子。
可惜两人并不识字。看不懂血书上的内容。这些年金银饰物都慢慢变卖了,被王氏换成银子锁进了箱子里。
赵家凭着这些金银已经是上溪村的首富。可他们知道财不外露,一直装穷。只在赵秋月上学这件事上,很是舍得。
现在家里到底有多少家底,赵龙也不太清楚。只有王氏一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