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眼花,记性不差,当初太子他们读书我在一边听,如今还记着呢,教给你够了。”
“好!”要是勤学苦读能让郑道长心情好,麟子是一定会去做。
一老一小两个人坐在道观里,一人背,一人学,时间过得飞快。麟子在这种时候莫名地觉得心安,郑道长对她的爱让她心里暖暖的,这个人充实起来,那句“吾心安处是吾乡”让麟子彻底把自己当成了这个时代的人。
她背着书就靠在郑道长身上,笑着说:“祖祖,真好。”
郑道长问:“好什么?书好背?”
“祖祖好。”
郑道长笑起来:“为你这句话我就是累点也值了。”
麟子很郑重地说:“祖祖,我将来,养你!”
“好啊,祖祖就等着你孝敬呢。小丫头片子,会哄人了。”郑道长摸着麟子的脑袋,觉得麟子越来越像个人了。几年前抱来的时候只知道哭闹,什么事儿都不懂,整日不是吃就是睡,现在懂事儿了,给郑道长的感觉就是麟子是个人了,再不是那种四脚爬行的小动物了!
一老一小在道观里坐了一天,晚上天快黑的时候,有人来到道观里送了拜帖。
来人自称是临阳侯府的家仆,他家的太太奶奶们明日踏春,顺便来进香。
郑道长看对方礼数很足,想了想接了帖子。
麟子自从记事到如今发现这临阳侯府的女眷是第一家来这里上香的勋贵。马皇后不算,每次来的时候马皇后都没摆出过皇后的仪仗,每次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蓝婆婆说:“只怕这家的人是冲着麟子来的。”
麟子听到说自己,立即抬头,问道:“我?”
郑道长说:“临阳侯府是张太君的娘家。”
麟子立即恍然大悟:“舅爷家。”
蓝婆婆立即纠正:“是太舅爷家,舅爷家是保龄侯府史家。”
黄婆婆忍不住说:“什么舅家,太舅家,咱们麟子和这些人又没关系。”都改姓了,还论什么亲戚!
蓝婆婆立即说:“是我糊涂了,不该说这个。”
大家就把这事儿放在一边不提,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郑道长经过晚饭前后的思索,决定日后给麟子讲讲这个勋贵们的姻亲关系和这些人家的发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