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可重逢以来,他好像没有开心过。

长宁问:“你和皇兄……”

幼青摇摇头:“他已经放下了,我不会再叨扰他了,他应该过得幸福快乐。”

长宁端着酒盏,蓦地回想起前几日入宫时刚巧在宫道上碰到了皇兄,他在听到幼青入宫留宿时,嘴角一闪而过的笑意。

酒意之下,又闪过一些几乎被遗忘的细碎片段,长宁想起她本来没打算这么急请幼青入宫的,只是那日偶然听到皇兄说起沈文观在外办公,而幼青回了薛宅。

长宁就心想刚从薛宅回来,幼青心情定然不好,不如正好接入宫中来,做个伴儿心情也好一点。

眼前最后闪过的是,那日宫道上,皇兄最后说“伉俪情深”时明显变冷的神色。

不知道为什么,长宁觉得很不对劲。

真的像幼青所说,皇兄放下了么?

长宁拍拍脸,摇摇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猜想都挥出去,再一抬眼,看见幼青已经倒在桌案上,醉得说起胡话了。

这绝不能喝了。

长宁忙唤人拿了醒酒汤,看着幼青坐在那里,端着碗小口小口喝了之后,才携着侍女一同将幼青平安送回了倚梅轩。

玉葛和丹椒两个照看着人,所幸幼青醉酒之后也不胡闹,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炕上,拿倒了书煞有介事地看。

长宁走的时候,看了眼天色,这个时辰应该选秀结束了吧。

慈宁殿。

兽首三足香炉上升起缕缕细烟,地龙烧得极旺,殿内极其温暖。

太后坐在炕上,手里捻着串佛珠,桌案上佛经摊开。殷胥坐在对面,端着盏茶,浅浅饮了口。

滴漏声声碎碎。

太后一抬眼,就瞥见对面之人淡然到平静的神色,手中捻的佛珠霎时* 顿住,压了整日的火气终是浮上来。

“既答应了选秀,一个都不选是何意?”

太后想起今日,从上午到下午,直选了整整一天,底下是一个比一个出落得清丽的秀女,皇帝是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殷胥垂目道:“本也不是给儿臣选,是为皇室宗亲选而已。”

太后问:“那后宫空置不成?”

殷胥放下茶盏:“与其耽误这些女子的青春年华,倒不如空置后宫。”

“这么多秀女,就没一个你心仪的?”

“是。”

殷胥顿了顿,低声道,“儿臣心中已有一人,再装不下旁人。”

太后刚想说什么,瞥见殷胥神色的瞬间又都停在了喉间,忽然想起秋猎那回见到沈夫人时的情境。

沈夫人一为臣妻,二则心不在此。

若沈夫人不愿呢?他要如何?一辈子不立后留嗣?又或者强取进宫?

太后只能道:“凡事不要太执着,佛法讲究一切随缘,不要苛求错过之事。”

殷胥垂眼笑了笑,饮尽最后一点茶,没有应是,只启唇道:

“除却巫山不是云。若佛能达成儿臣所愿则信,不能则不信。”

言罢之后,殷胥便起身告罪辞别。

太后坐在原处,静静地阖上了佛经,半晌又打开,捻着佛珠默念。

欲念真是过重。

正捻着佛珠,太后忽地想起,沈夫人好似如今正在宫中。

顿时太后脸色微变,皇帝不会真做出什么不道义的事情罢,她正想唤住人嘱咐两句,殷胥已走远了,她也只能作罢。

离开慈宁殿时,天色已晚,宫中各处都点起了灯,目之所及满目灯火。

常喜正要传“回长生殿”时,上方已经传来淡淡的一句,“去倚梅轩。”

所有随从皆是一愣。

倚梅轩。

已是掌灯时分,草草用罢晚膳,幼青的酒意也稍减了些,只是仍在头晕,还是昏昏沉沉的不清醒,于是净面沐浴后换上了里衣,就打算安寝了。

玉葛拿着熏好的衣物进来,瞧见南窗下的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