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嘲讽了。

但要数吃惊,还是现在元鸿书院里的那些学生和弟子。

听见这话,他们面上或多或少都露出惊诧之色。

一个个不敢置信,这是他们老师

坐在元鸿左侧的大弟子收回脸上的惊讶,转头看向元鸿,却见后者笑

呵呵的没有否认,神情淡定自若。

“没想老夫年少时的窘事竟也被御史写进了史书当中呐。”还写的这么详细。

这就是变相的承认了古古说的,不是假话。

底下一众弟子听的目瞪口呆。

看不出来,原谅他们真的看不出来,素日里待他们温和有礼又慈祥无比的老师,年少时竟还有这么热血的一面

据史书记载,元鸿七岁那年入族学听先生教学,但教书先生虽然学问好,然,教起书来晦涩难懂,元鸿当时听不懂他教的啊,于是就直白的表示自己听不懂。

刚开始一次两次还好,先生也愿意给元鸿详细讲解。但可能是年纪大了,精力也有限,这次数多了就不行了啊,于是那老先生也被惹毛了,开始觉得是元鸿自身有问题,而不是他教的有问题,毕竟他几十年来都是这么教学生的,教别人没事儿,怎么到元鸿这儿就各种不理解

于是,一次课上,才七岁的元鸿就被罚站室外。

在那个提倡尊师重道的年代里,要是换成一般小孩儿,估计早就被吓的又害怕、又愧疚了,心里肯定更多以为的是自己笨才学不会,才不会认为是教学方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