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长公主拈着银签,尝了一枚葡萄,随口道:“哎,这葡萄味儿不错,比往日尝的更香甜……去捡一篓子,同京兆尹打声招呼。”

自有瑞云去打点琐事,日后事儿完了,再同长公主回报。长公主和镜郎也就不提这些,只玩起樗蒲来,算筹棋子摆了满膝,过不多时,寅娘用过午饭,又进来问:“附近山野,没有什么热闹,只是逢五日有个野集,贩卖些乡野玩意儿,又有会社,祭神,杂耍,有些意思。若娘娘有意,我便引着姑娘去看看。只是那里人多,就怕气味腌臜,冲撞了姑娘。”

“这倒有些意思,多劳你费心想着我们娇娇。”长公主笑着谢过,又对镜郎道,“成日里在这儿待着有什么意思,你得学着乡下姑娘,上上街,赶赶集,自己去买些什么针头线脑的。”

镜郎又不真是个大家闺秀,哪里怕什么冲撞,只是讨厌人多燥热,但既然长公主如此说,也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下来。

从前镜郎作息混乱,兴致来了,吃酒到晨光熹微,再闷头睡到半夜三更,或是干脆懒怠起身,就在房里厮混着打发一日功夫,也是常事,总之不论怎么折腾,都有人醒着服侍他。

如今夜里无事可做,也就早早灭灯睡下,第二天就在阵阵鸡鸣犬吠中醒来,睁眼一看,天边还泛着鱼肚白。

就他翻身坐起的这阵动静,歇在屋外的瑞春也就起来了,打了水来,服侍他梳洗上妆,因不外出见人,也就淡淡描摹了眉眼,不至于在人前露了馅儿。

长公主仍旧睡着,镜郎不敢打搅,随意插戴了两根簪子,换了身衣裙便出了院子,也没叫瑞春跟着,自己四处闲逛,同女人们闲谈。

这时辰对他来说,早的不可思议,可庄园中人来人往,忙着自己的事儿,厨房中炊烟袅袅,视线越过那片雾气,远处高高低低的田地与果园,已能窥见无数忙碌劳作的渺小身影。

肚子里咕噜一响,镜郎不自觉地循着香气到了厨房。

不甚宽敞的几间瓦房,窗明几净,蔬果食材垒放得十分整齐,一口黑铁大锅里肉汤正沸,一个衣饰整洁的女人正往灶里添柴火,她三十多岁年纪,上身是青,下身着褐,头发一丝不苟挽作发髻,别了两支素银簪子,身材丰腴,皮肤白皙,只是一双手粗糙苍老的不成样子,掌心指腹全堆着厚厚的老茧,指节粗大的有些畸形。

见他来了,虽不认识,只以为是长公主身边的小侍女,也是极为热络地打了个招呼,张罗着让他先喝一口汤暖暖肠胃。

“虽然还是夏天里,可这山风冷的很!小女孩儿,别弄寒了身子!等会儿啊,这个饼子就烤好了!”

镜郎就端着豁了口的陶土碗,小口小口啜着肉汤,站在门边同她聊起天来。

“三更起,五更睡算什么?”

“在这里做活儿还叫辛苦?嫁了人才叫苦呢!”

厨娘本姓赵,因是家中长女,又生在元月,小名就叫做元娘,十七岁便嫁去了邻村,丈夫是家中独子,父母俱在,三个人住了个三间的茅屋。过门不久,先是她公公下地时摔了一跤,瘫在床上,由她和婆婆两人伺候着喂药喂饭,擦身换衣,没几年便去世了;后又是婆婆长吁短叹,说自己无人关怀,夜里要她睡在床边地上,服侍着端茶送水,洗送恭桶,不过三五日便打骂她,当着外人的面多加磋磨,怪她生不出个儿子。

磨了几年,婆婆也因病去世,虽是不孝,但也松了口气。只是家中一应事情,都由她来照管,打扫除尘,洗衣做饭,采买缝补,伺候鸡鸭菜地,还要纺些纱去卖,丈夫回来之后,往床上一倒,等着茶饭吃就好了,家务事是一概不沾手。这也就罢了,好歹男人知道疼人,不打不骂的,又老实肯干,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谁知道就在那年冬天,丈夫与人吃了酒,回来躺在地上睡了一夜,着了风,就一病不起,挣扎了一个多月,吃药吃得家底子都熬空了,也没挣下命来,一命呜呼。

她才二十三岁就成了寡妇,肚子里还怀着三个多月的娃娃,本来还有几十亩果树林子,几十亩田产,再有娘家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