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步穿过为浓密紫藤缠绕的长廊,冲为他打起帘子的谢一恒礼貌颔首,进得门来,又换回了一贯沉着冷肃的神色。
“陛下,湖州急报。”
“昨儿晚上接到的消息。山匪攻打州府,内应开了内城门,一路打进了知府府邸,知府逃窜到苞山上,纠结了当地守军预备去抄匪巢,不过匪首早有狡诈,索性毁了白河堤坝,刘淙想拦消息,但是没拦住,事儿闹得太大,大水一路冲垮堤坝,一直冲到了嘉兴。”
鱼米之乡,江南腹地生了匪乱,为祸一方,还闹得朝廷颜面大失偏偏还是太后寿诞当日传来消息。
皇帝也不免沉了脸色,冷冷道:“知道了,消息不必递到后面去,免得扰了太后兴致,去传太子,工、吏、户、兵四部尚书。你也留下。”
倦勤斋内气氛凝重,澄心堂里却是轻歌曼舞,一派天家气派。古美人亲自训练的北戎歌舞才毕,又换了一支江南风情的小调来唱,却无人关注场中歌女,以镜郎之名奉上的剔透琉璃塔引来一片赞叹之声。建昌等在京长公主贺过太后,又以太后娘家命妇为首,纷纷劝酒祝祷,反倒把坐下下首的皇后冷落几分。
但皇后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十分愉快,也并不令自己娘家人上前,只慢慢啜着盏中酒液,一扫建昌长公主身后空设的席位,神色清淡,若有所思。
这一波祝祷告一段落,不知道是哪家有待嫁闺女的命妇先提了一句:“二公子年岁还小,咱们大公子可也过了及冠之年,长年累月地在外,也没个知冷知热的照顾,这可不像话呢。长公主心疼二公子,我们都晓得,可也不能忘了咱们大公子。”
“正是呢。”又有哪一户勋贵人家接了口,笑着推了太后娘家弟妹一把,“太后娘娘家,不就有好女可堪匹配么?洪家十一姑娘,性情温顺,国色天香……”
“我们家那小子,冷心冷肺的,还不知道喜欢什么样儿的,我这个做娘的都不敢擅作主张,更别说什么别的不相干的人了。若是娶回来了,对媳妇儿不好,可不是耽误人家姑娘一辈子么?为洪家十一娘求一门好姻缘,我倒有个好主意。”建昌长公主一开口,便无人敢插话了,她面上带笑,却啪地一把将象牙纨扇拍在了桌上,把旁边的舞阳长公主吓了一跳,“令国公家的小公爷,还有咱们老七,不都没有说亲么?”
第四十八章 剧情,湖边
令国公夫人正要说话,却为太子妃一个眼色止住,皇后也只是置身事外的淡淡一笑,仿佛贺铭婚事与她无关。林家老夫人上了年纪,从来宫中宴会都是报病不来,而其他旁支女眷,与建昌虽不熟悉,也算和睦,此时见她神色不妙,也都识趣地一应沉默。
无人搭腔,场中说笑声登时一静。
“飞瑶。”太后脸上的笑意原本一直没停过,此时见建昌长公主如此说话,不由得加重了语气,“怎么还没吃几杯酒,便先醉了?大家好好的,不过说句玩笑罢了。”
“阿娘说的是。”建昌长公主拈起筷子来,拨了拨青瓷盘中的炸茉莉花,又仿佛兴致缺缺地放下了,银筷在桌上磕出闷闷一声钝响,“这世上好男儿这样多,哪里就只有他们宁平侯府的门第好,一代一代的,非得把洪家女塞进来不可?”
这几句话说的玄妙,丝毫不给太后面子之外,还带出了无限公案,惹得满座女眷眼神乱飞,有几个人还露出了恍然神色。
太后气得胸口不住起伏,瞪着建昌半晌说不出话来,手中的酒杯重重往桌上一顿,却是看向了舞阳:“清瑾。”
舞阳长公主急忙起身一礼,就如往日一般,做了个打圆场的和事老,拎着手中百蝶穿花的纨扇给建昌扇了扇风:“大姐姐,母后的生辰呢,你少说几句。”又露出一脸的笑来,“今日的清泉酒,是我领着茶酒司酿的,最是清甜,夫人们赏脸,多吃几口。”
皇后也笑着接口:“怎么不唱了?换一支热闹的曲子来古美人,崔美人,你们从前领着宫女唱的那支北戎曲儿很有意思,令她们再上来献艺吧。”
歌舞再起,阜阳侯夫人再起身,